13

到博物馆去,体验无线电科技的奥秘

2024年11月29日  吴璇

说到无线电,似乎只有那些痴迷于此的“发烧友”才会觉得有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线电是一个陌生深奥的领域,仅是那些复杂的摩尔斯电码,就足以让人一头雾水。然而,如果你能抽空到宁夏无线电博物馆走一趟,亲自体验一下馆中那些有趣的项目,相信你一定会一改对无线电领域的刻板印象。

破解敌方密信

体验谍报工作

“解放前,组织派你去敌占区从事情报工作,你的任务是截获并破解敌人的密信。”短短的一段介绍,将你拉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神圣的使命感,让身边的空气都变得紧张起来。然而不用担心,这只是博物馆内的一项互动体验,你所要做的,就是从三封截获的密信中选择一封,通过倾听摩尔斯电码来破译它。

当然,你也不用担心自己不会摩尔斯电码,在正式执行任务之前,组织还会对你进行一次简单的培训,告诉你一些关于摩尔斯电码的小知识,比如说长音是“滴”写作“-”,短音是“嗒”写作“·”。每个数字都是由不同的长短音组成的,4个数字就代表着一个汉字。如果还不放心,你还能提前试听一下每个数字对应的电码。

一切准备就绪,你化身情报员,小心翼翼地打开敌方的密信,认真聆听着每一个电码音,丝毫不敢懈怠。当你终于成功破译出这封密信时,成功的喜悦让你兴奋地打开下一个级别的密信,那种不负使命的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

当然了,馆里还会为“情报员”们设置排行榜。打开排行榜,就能看到自己破解密信的速度,以及每位情报员的成绩排名。如果你有幸上榜,不妨给自己点个大大的赞哦。

制止非法行为

无线电科技实力担当

离开了“敌占区”,你又穿梭回和平的现代生活。然而,还有许多和无线电有关的违规行为,等着你去发现和制止。比如说那些非法设置的基站,又比如各种考试中利用无线电信号进行的作弊行为。

在检查非法基站的游戏中,你双手握住摇杆,来到一个居民楼的楼顶,精准控制着面前的方向,时时关注着频谱仪上的信号,认真搜寻着隐藏起来的非法基站。每当靠近信号源一点,频谱仪上就会发出刺耳的警报声,上面的数值也会飞速变化,当数值达到100时,就说明信号源就在身边。此时,你只需要变化角度,仔细寻找,就能准确找到非法基站的隐藏点啦。

“当然,这只是一个体验游戏,真实的情况远比这个要复杂得多,光是频谱仪就比你现在看到的要精密很多。”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道。

除了寻找基站外,在这里,你还可以体验到高考考场抓作弊的刺激。这是利用无线电信号作弊的一种黑科技,那些匪夷所思的作弊手法,一定会让你大跌眼镜。然而不用担心,你可以操作仪器,针对不同的作弊手法干扰作弊者的信号,还能顺藤摸瓜将作弊者揪出来。

飞跃天眼 领略中国无线电奇迹

经过了前两项体验,相信你已经过足了当“英雄”的瘾,那么不如稍微休息一下,戴上VR眼镜,体验一下另一个有趣的世界。比如说,在原始丛林里被霸王龙追得四处逃窜,或者在狭窄的隧道里被突如其来的鬼怪吓得尖叫。

然而这一切都比不上飞跃天眼所带来的震撼。这里指的天眼,其实就是2016年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落成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直径50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2016年落成启用后,至今已经发现1000余颗脉冲星。

戴上VR眼镜,坐在特制的座椅上,系统会引导你进入一个神秘的基地,带你接受一个检查“中国天眼”运行情况的任务,接下来,你就可以翱翔天空,近距离目睹“中国天眼”的全貌了。这种身临其境的震撼景象,一定会让你大呼过瘾。

当然,除了领略“中国天眼”外,你还可以去外太空遨游一番。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颗美丽的散发着紫红色光芒的小行星。这颗由中国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主带小行星,在2018年10月15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这一命名正是为了纪念“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戴上VR眼镜 开着飞机去北京

经历了翱翔太空的刺激体验,重新回到现实中来,博物馆二楼的飞行模拟体验一定不要错过。这里几乎完全复刻了真实飞机的操作台,你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像真正的飞行员一样通过操控每个按键或摇杆,控制屏幕上的飞机飞行轨迹。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戴上VR眼镜,身临其境地感受冲上云霄。拉动摇杆,飞机缓慢上升,道路、农田、房屋……都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慢慢消失,视野中只有一片片云彩,你只能看着航线图来判断方位。你不知道的是,你所行驶的这条路线,正是从银川河东国际机场飞往北京的航线,航行中所见的那些景色都是根据真实影像模拟的。这不就相当于自己驾驶飞机去了一趟首都吗?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回到家后,你完全可以和朋友炫耀一番:“我今天自己开飞机去北京了。”

当然,宁夏无线电博物馆里,远不止这些有趣的体验。这里还有近500件展品,透过这些展品,你可以认识各时期的无线电通信史。相信经过这次的体验,无线电在你的脑海中将不再是神秘深奥的电码,而是博大精深的科学。

记者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