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浙江大学研究发现:馒头冷冻超过两天会长黄曲霉素”的短视频让不少人“信以为真”。对此,包括中国科协在内的一些专业机构予以澄清。连“被主角”的浙江大学也下场发声“咱根本就没研究过”。其实,这类假借高校、专业机构之名的“伪科普”在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上一搜一大把。究其原因,无外乎谋求流量、推销商品等。一方面,不少博主缺乏科学素养,或误读误解,或断章取义,并且通过“标题党”的方式进行病毒式传播;另一方面,不乏一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主播或博主借着传播“伪科普”的套路来推销商品。因此,咱们别听风就是雨,对待无来由的所谓“科学研究成果”要谨慎看,不能眼睛看到就“走心”,得过过脑子,对那些来历不清、表述不明的“科普帖”可不能轻信。此外,平台方要强化审核把关责任,不能看到“高校”“科研机构”等字样就颁发“免检牌”“免审牌”,更不能有“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受众自己擦亮双眼”的心态,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孙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