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儿童更是易中招人群之一。当孩子出现感冒、发烧、拉肚子的症状,很多家长就急着给孩子吃药打针甚至输液。其实,中医有很多特色疗法可以有效退烧、缓解肠胃不适,并减少对抗生素的使用。
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袁卉屏介绍说,冬季气温骤降,很多孩子都会感染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认为孩子是稚阴稚阳,各项脏器功能都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外邪侵犯,一旦外邪入体,就会导致孩子的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肺脏受损,患儿就会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痒等呼吸道疾病症状。在治疗方法上,中医主要采用辨证论治,根据患儿的体质及症候特点采用辨证治疗,并采取中医特色疗法,比如中药灌肠、火龙罐、穴位贴敷、小儿捏脊等,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袁卉屏说,有些孩子到医院时发着高烧,体温达39℃~40℃,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穴位放血疗法,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祛邪外出,对于热喘、发热等有奇效。
据介绍,中药灌肠的退热效果也很好。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腹气通,肺气降,通过中药灌肠能达到清热解毒、凉血通便等作用,可以将患儿的体温降下来,不仅副作用少,而且温和、持久,孩子容易接受。
“针对孩子胃肠道的不适,可以采用火龙罐、小儿推拿、捏脊进行治疗。”袁卉屏说,儿童本就是稚嫩之体,脾胃功能本就弱,外邪入体后,脾胃功能更弱。火龙罐能够扶正祛邪,益气健脾,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从而减轻腹痛、腹泻等症状。小儿推拿、捏脊也能够刺激小儿的背部,起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的作用,增强免疫力,可有效缓解患儿腹痛腹胀、食积、便秘、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到了疾病恢复期,患儿常有咳嗽持续不减、痰黏不易咳出、咽痒不适等症状,这时可采用食疗法,常用的食疗配方为川贝炖梨皮,煮水喝。咳嗽痰多痰白,可以用罗汉果煮水喝。
记者 沈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