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不戴不启动,摘下便断电

我市共享电单车配上了智能安全头盔

2024年12月11日  李鲲鹏

本报讯(记者 李鲲鹏)12月10日,我市在市辖三区范围内全面开启共享电单车智能头盔系统,该系统运用先进物联网技术,在车辆与头盔上安装了智能感应装置,达到“戴盔通电,摘盔断电”的效果,可有力保障骑行者头盔佩戴率达100%,以降低发生交通事故时对人体头部带来的风险。

昨日,银川虽然是雨雪天气,但美团、哈啰、公交三家共享电单车运营企业早早组织工作人员,对市辖三区的共享电单车及智能安全头盔进行了检查,并启动了智能安全头盔系统。随后,记者挑选了一辆哈啰电单车,打开车筐盖板看到,车筐里配有全新的智能安全头盔。随即,记者扫码取车并拧动车辆,发现车辆并不能骑行,此时车辆发出了“请佩戴安全头盔”的语音提示。记者按要求佩戴好智能安全头盔,并扣紧保护扣后语音提示“车辆已通电可骑行”。骑行结束后,记者进行还车操作,还车时也会伴有语音提示,只有按要求将智能安全头盔还入车筐,才能在手机APP上完成还车操作,否则将不能正常还车。

据介绍,过去我市共享电单车运营企业也推行了一段时间“戴盔通电,摘盔断电”的措施,但由于当时的技术不够成熟,安全头盔是有线连接,不方便佩戴的同时也可能为骑行者带来一定安全隐患,所以安全头盔佩戴率不是很高。后来,将有线安全头盔升级为无线安全头盔,由于安全头盔上只有一个感应点,有些市民在骑行时经常用物品进行遮挡,导致骑行者即使没有佩戴安全头盔也能骑行。“新的智能安全头盔要求有两个以上的感应点,这就要求骑行者必须按要求佩戴智能安全头盔才能正常骑行。”银川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过去对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只是引导并非强制,我市正式将骑行共享电单车须佩戴智能安全头盔纳入规范要求,将有效提升共享电单车的安全性。

记者了解到,在智能安全头盔的配备管理上,各共享电单车运营企业不仅对共享电单车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还制定了细致的智能安全头盔清洁流程与标准,并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其进行深度清洁消毒。同时,在市辖三区主要站点安装了15座站牌式智能纱帽售卖机,为骑行者提供一次性纱帽和消毒纸巾,用于擦拭消毒智能安全头盔,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在骑行安全方面,推行“一盔一戴”模式,按照新国标安全标准配备电子识别智能头盔,调整车辆座椅长度至25厘米,加高提车扶手实现物理限位,约束双人骑行,利用新媒体开展文明骑行活动,提升市民文明骑行意识与使用体验。

此外,我市还将督导各共享电单车运营企业探索换电小哥同步换盔模式,构建严谨管理流程,涵盖回收、清洁、检测、调配等环节,在换电站科学布局智能安全头盔存放与更换设施,借助信息化手段精确记录数据并实时监测状态,打造共享电单车安全出行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