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长在耳朵上的带状疱疹

或可引起面瘫

2024年12月17日  刘威

寒冷的冬季,一旦人体免疫力差了,除了容易诱发感冒外,还可能会招来“不速之客”——带状疱疹。说到带状疱疹大家一般会想到疼痛难忍的“龙缠腰”。其实带状疱疹不仅会长在腰腹部,也会长到耳朵上。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邓斌提醒,出现耳部疼痛,不单纯是耳疖、外耳道炎、中耳炎,还要警惕是耳带状疱疹“找麻烦”。需要注意的是,耳带状疱疹若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致面瘫,甚至是眩晕。

病例

熬夜后耳带状疱疹发作 男子意外面瘫

“医生快帮我看看,我耳朵里起水泡了,针扎一样疼,还面瘫了。”近日,55岁的王先生捂着脸痛苦地走进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诊室。“最初是右耳很疼、长有小疱疹,随后出现右脸麻痹等感觉。”他向医生详细述说了自己的病情,前几天连续熬夜加班后,出现了右耳廓及右侧头部疼痛,口服止痛药没有效果,第三天后右耳就长出很多“小珍珠样”的疱疹。起初他以为是最近工作压力大引起的,想着休息休息就能缓解。可没想到,有天早上起床后,王先生惊恐地发现自己右眼闭不上了,而且右侧面部麻木,口角歪斜,这才着急地来医院。

医生经过详细检查,最后诊断王先生为耳带状疱疹,并且已经出现面瘫的症状,需要住院治疗。幸运的是,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王先生的症状得到缓解。

1 带状疱疹不仅“缠腰”,还可能波及其他部位

记者了解到,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带状疱疹有个孪生兄弟,叫水痘。它俩是由相同的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首次感染常常发生在童年期,病毒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病毒进入表皮细胞,就引起了水痘疹子。当疹子好了,狡猾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并没有从人体消失,它们潜伏在神经节伺机而动。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就会再次活跃起来,造成神经节发炎、坏死,大量复制的病毒还会沿着皮肤的神经分支部位钻出来,在皮肤上形成疱疹。

带状疱疹发疹时,通常会沿着一侧的神经呈现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身体中线,也因此被称为“缠腰龙”。但实际上,带状疱疹不只长在腰部,它有时也会发生在面部、眼部、耳部等地方,形成眼、耳带状疱疹。“在耳鼻喉科的实际临床中,耳带状疱疹是相对较为常见的,它发生在耳廓及外耳道,甚至可能波及鼓膜表面。”邓斌医生介绍。

2 耳带状疱疹,可殃及面部神经

带状疱疹常发病于春冬季节。天气变化无常,受凉、疲劳、机体抵抗力下降是重要诱因。

邓斌医生介绍,耳带状疱疹患者,起病初期可能会出现全身不适、头痛及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随后可出现耳廓、耳内和耳周疼痛,非常剧烈,继而耳甲腔、外耳道、耳周出现疱疹,严重者还会出现面瘫。面瘫发生之初多为不完全性,数日或2~3周可迅速发展为完全性面瘫,一般10~14天为高峰期。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耳鸣、感音神经性聋、眩晕及平衡性失调等症状。

耳带状疱疹属于带状疱疹的一种,因此二者的易感人群是相同的。全身抵抗力下降的群体,如老年人、体虚者以及过度劳累者;患有慢性传染疾病或经常感冒的人;正在接受化疗或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的群体;受过精神创伤的人群。

3 早发现早治疗 避免后遗症

耳带状疱疹的治疗特别强调一个“早”字,但临床上发现,一些患者觉得耳痛不是什么大事,结果拖成了面瘫。“我曾经接诊一位耳痛三天的女患者。检查之后,我发现这位患者除了右耳廓疼痛、有疱疹外,右脸还有麻木的情况。我告诉她,她现在右侧面神经麻痹其实是面瘫的早期表现,建议她住院治疗,但她并没有重视。结果第二天,她便出现了右眼闭不上、口角歪斜、流口水等面瘫症状。这时,她才急着到医院住院治疗。”邓斌医生提到一个病例。

耳带状疱疹引起周围性面瘫,如果早发现、早诊断,经过综合治疗后通常能治愈。部分重症患者,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另外,发病后要注意休息、保暖及营养;不要触碰患处,预防继发感染。

耳带状疱疹以保守治疗为主,主张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以减轻面神经水肿;抗病毒药抑制DNA复制及局部涂抹促进疱疹结痂、脱落;扩大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神经营养药。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眩晕症状,抗眩晕药物是一个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另可配合微波、短波理疗;同时要锻炼患者侧面部肌肉,多做面部按摩。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行面神经减压术。

4 几点预防建议

患耳带状疱疹后,建议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辣椒,避免饮酒,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如火龙果、猕猴桃、香蕉、橙子、西红柿、菠菜、油菜、冬瓜等,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要保障足够的饮水,促进身体代谢。

预防耳带状疱疹,冬天应注意保暖,外出避免面部长时间被冷风刺激。日常注意规律作息,少熬夜,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要均衡,多吃豆制品,多摄入鱼、蛋、瘦肉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家里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的机体抵抗力。

带状疱疹治疗尚无特效药,建议既往未感染过,年龄超过50岁,特别是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阻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选择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来预防。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