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天寒地冻骨头变脆弱

冬天更要养好骨

2024年12月24日  刘威

冬季来临,我们的骨头好像变得更脆弱了,腰痛、肩膀痛、脖子僵硬的人明显增多,身体各个关节也被冻住了似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张跃全提醒,冬季是各种骨科疾病的高发时期,老人还容易发生摔倒后的骨折,请大家重点关注、做好预防。

受凉后颈椎不适的人增多

气温骤降,冷风飕飕,不少人外出遭遇寒风侵袭后,往往首先感到脖子难受不舒服,出现僵硬、胀痛,活动受限。这种现象对于中老年和“低头族”来讲更为明显,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让颈椎病“乘虚而入”。

“寒冷的冬天,门诊上颈椎病的患者明显增多。颈椎最怕冷,冬天受凉后,会使颈部肌肉紧张、僵硬、痉挛,软组织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产生无菌性炎症,导致颈椎病发作。”张跃全主任提醒。

颈部保暖是冬季预防颈椎病最重要的一点。晚上用热水袋或是加热盐袋敷在脖子上,能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对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有好处。冬季外出时应戴围巾或穿高领毛衫,防止颈部受风寒。另外,每天可坚持按揉风池穴,能帮助疏散风寒、放松肌肉,缓解颈部不适。风池穴位于后颈两侧,在枕骨高点外下方寻找两条大筋之间的陷窝,位置大致与耳垂平齐。

天冷腰椎间盘突出症易复发

上周,42岁的姜女士腰背部受风寒后,出现腰痛伴左胯和大腿后外侧疼痛,这让她坐立不安,十分痛苦。她说:“一到冬天,稍不注意,我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毛病就会犯。”

冬天,不少人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会准时“报到”。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张跃全主任分析:“天气寒冷,气温降低,腰背部肌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痉挛,使腰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从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先出现的症状往往是腰痛,多数会出现单侧或者双侧的臀部疼痛、发紧等不舒服的感觉。这些症状在弯腰或者负重的时候会明显一些,在卧床休息后会减轻。病情进一步发展,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到神经,患者会感到大腿、小腿或足部的一条区域串痛、麻木。”

冬天护腰应注意哪些细节?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不要久坐,不要呈前屈位、弯腰使用手机。平时需要通过锻炼骨骼和腰背肌,来控制腰椎退变速度。例如游泳、广播操、健身操等体育活动,如能长期坚持锻炼,不但能减轻腰椎负荷,也可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应尽量避免可能伤腰的重体力劳动。捡东西最好采用双腿下蹲降低重心、背部挺直的取物方式,不仅可减少腰部压力,还能利用腿部力量,更安全省力。

一降温肩膀痛抬胳膊费劲, 小心是肩周炎

家住金凤区的周阿姨今年60岁。上周她因受凉突然出现右肩膀疼痛、抬胳膊费力,连梳头、洗脸这些简单的事情都变得困难,外贴了药膏效果并不好,于是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周阿姨被诊断为肩周炎。

张跃全主任介绍,中老年人时常肩膀酸痛,较常见的病因就是肩周炎,冬季也是肩周炎的高发季。“肩周炎又被称为五十肩或冰冻肩,患者感觉到疼痛情况多数是在夜晚或天气多变、转冷时。肩周炎早期症状为肩部疼痛、压痛、活动不便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症状会加剧,可能出现肩关节粘连、活动功能明显受限等情况,患者不能背手、梳头、穿衣服、洗脸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秋冬时节,肩周炎患者要提前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张跃全主任介绍说,晚上睡觉时防止肩关节外露,勿使肩部受凉,一旦着凉也要及时治疗,切忌拖延。加强体育锻炼也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患者要每日坚持做一些诸如保健体操、散步、慢跑等体育运动,使肌肉中的血流通畅,保持良好的关节柔韧性和良好的功能状态。

雪天路滑,老人要严防摔伤性骨折

老年人大多骨质疏松,加上天气寒冷血液循环不畅,出现四肢僵硬,这时老年人特别容易因突然改变体位或走路不稳而意外摔倒。尤其是遇到下雪天路滑,老人不慎摔倒造成骨折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

记者了解到,老人摔倒后最易骨折的部位有三处:一是脊椎,即胸腰椎骨折,这个部位骨折后会感到腰背疼痛,直不起腰;二是髋部,也就是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这个部位骨折时,会感到髋部疼痛,无法站立行走;三是腕部,即桡骨远端骨折,这类骨折主要发生在用手扶地时,骨折后会感到腕部肿胀、疼痛,局部发生畸形。

老人冬天不慎摔倒时,顺势滑或缩团滚可减少骨折的发生。具体做法如下。顺势滑:双手收回或平伸,顺着力量向前滑,即顺势向前滑。缩团滚:双手护住头面部,缩团,顺着力量向前或向后、向左、向右滚。用身体整个侧面来着地,可增加受力面积,减轻摔伤的程度,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来支撑地面。

骨折是摔伤的严重后果之一,但有些骨折因疼痛不明显容易被忽略。“很多人以为不太疼痛就应该没有骨折,其实是否疼痛和骨折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取决于个人对疼痛的耐受力。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高于常人,这部分人群摔倒后不论是否感到明显疼痛,都建议尽快到医院专科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张跃全主任提醒。

建议

冬天“养骨”有讲究

寒冷的冬天,我们该如何“养骨”呢?以下这几点建议请收好。

冬季可以通过每天摄入足够的含钙食物,来补充骨头所需钙质,谷类、虾皮、深绿色蔬菜、芝麻酱、核桃、牛奶、豆制品都可以提高骨钙的含量。

中老年人如果已经有骨质疏松等情况,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钙剂,也可通过抽血检测维生素D水平,按照需求补充。

冬季还可适当多吃些牛肉、羊肉等温热食物,这些食物利于气血通畅,可预防骨关节酸痛。

老年人不要因为天气寒冷就整天待在家中,建议每天至少进行20分钟至60分钟的户外活动,最好是在日出后再外出运动,有利于补充维生素D。同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打太极拳、练八段锦适合大部分颈椎、腰椎和关节炎患者,可帮助稳定关节。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