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冬天进补参类讲究多 中药师教您怎么补更科学 2025年01月01日  刘威

古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人参便是其中的补品。不过,“参家族”的成员众多,人参、党参、沙参、红参、西洋参、太子参等都是常用的补品。各种参类的性、味、功效略有不同,我们每个人的体质也不同,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用参类。

那么,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参各自都有什么功效?究竟哪一款才适合自己食用?本期,一起来听听银川市中医医院药剂科主管中药师张静的介绍。

进补参类

先辨体质

“最近老觉得浑身没劲,听说喝参汤能补身体,我就去药店买了些人参来煲鸡汤,每天喝上一点。”70岁的吴阿姨说,自己服用了一段时间参汤后,开始出现口干舌燥、口腔溃疡、大便干结、牙龈肿痛等表现,自行服用清火的药物也无效。吴阿姨来到医院请中医把脉,医生说她是阴虚内热体质,不适合服用人参进补,属于补不对症。

对此,张静表示,参类作为一种滋补性的中药材,虽然可以用于补身,但是不同人群所适用的参种、剂量和服用方法各不相同,选购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找到最适合的进补方法。若在不了解参类功效和禁忌的情况下盲目进补,不仅对健康无益,还可能会给身体带来损害。

另外,不是所有带“参”字的中药都具有补益作用,有些“参”虽有“参”之名,却无“参”之实,大家在挑选的时候可要看清楚了。“比如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功效。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张静介绍。

西洋参

益气养阴

西洋参参性凉,味甘、微苦,也称为“无火参”,补气而不燥,养阴而不腻。秋冬人们容易阴虚,体质偏热、爱上火的人可选用西洋参。

尽管西洋参是平补之品,但也不能长期饮用。因为,性寒滋阴的西洋参长期服用会助长湿气。此外,西洋参毕竟是性寒的,如果在感冒没有痊愈时服用的话,会让寒气不能发散,加重感冒的症状。

党参

温和进补

和人参、西洋参相比,党参要默默无闻得多,因为它的补劲比较温和。但是在生活中,党参可是个地道的保健“家常参”,党参较为温和,其性平,味甘,补气效果平和,同时能养血生津,不用担心太过寒凉。可用于气虚不足、疲乏困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软,容易感冒的人,免疫力差的人也适合服用党参。由于药性平和,党参很适合日常使用,比如在家煲汤、煮粥时放一点,使用起来没有太多的顾虑。另外,在一些药膳中也常常能见到党参的“身影”,如参芪乌鸡汤、党参茯苓汤、党参苏叶茶等。

北沙参

化痰止咳

冬季燥邪容易侵袭我们的肺部,此时节服用沙参可以清肺热、养肺阴。“但需要注意的是,沙参有南沙参、北沙参之分,南沙参与北沙参均具有补肺、胃之阴津的作用,但南沙参兼能化痰,多用于肺热咳嗽,咯痰不利;北沙参长于补阴,孩子肺阴不足,干咳无痰,或虚劳燥咳时适合。在选用沙参的时候,可以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张静表示。

补气突出

人参

人参性微温,味甘而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强心固脱、补脾益肺、安神生津的功效。

补气药很多,但人参的功效是最突出的。比如重病久病,抑或是面临正气欲脱的危险时,煎熬一碗人参汤,立刻灌下,便可以固住欲脱的元气,或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日常生活中的乏力、疲倦、精力不够等都可以吃一点人参。

但张静也提醒说,有人认为久服人参可以轻身延年。但滥用人参进补,会表现为中枢神经兴奋和刺激症状,如精神兴奋、烦躁不安、潮热多汗、焦虑失眠、心悸、食欲减退等。

健脾补气

太子参

太子参也叫孩儿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与其他参相比,其药性非常平和,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病症的人群。

一般儿童脾胃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脾胃比较虚弱,吃多了容易疳积,这时就可以用太子参补脾气。

参类别和这些食物“混搭”

服用人参的时候,饮食上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以免影响人参的功效。

萝卜:萝卜被称为“下气”食物,而人参则是“补气”药材,两者的作用正好相反。如果同时食用,可能会削弱人参的补气效果。尤其是白萝卜,建议在服用人参期间尽量避免。

茶和咖啡:茶和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和茶多酚,这些物质可能会降低人参的疗效。

辛辣食物:在服用人参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因为过多的辛辣食物可能会加重身体的燥热,与人参的温补效果相冲突。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