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天气寒冷 多人“口眼歪斜”进医院 2025年01月01日  刘威

人们常说脸冻僵了,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一些人冬天出门被寒风一吹,脸歪了,不会动了,成了“歪脸”。最近,银川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上多了一些“脸歪”的病人。仔细看过去,他们的面部平衡被打破,眉梢嘴角一边高一边低。不用问,又是面瘫惹的祸。专家提醒,冬季是面瘫的高发期,应加强防范。

病例回放

熬夜后吹了冷风,他口眼歪斜了

35岁的李明(化名)是银川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上周一的晚上,李明加班到夜里12点多才回到家。洗完澡后,李明倒头就睡。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明又冒着冷风骑着电动自行车出门上班。然而,到了公司后,李明竟然发现自己嘴角、眼角不受控制了,“当时很严重,喝水时嘴角不停漏水,一只眼睛不能闭合自如,再一照镜子,半边脸明显歪向一边……”

我这是怎么了?心急如焚的李明连忙赶到医院,经过问诊、影像学等检查,排除中风可能之后,接诊医生告诉他:“你面瘫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按摩和药物治疗后,李明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

寒冬这种病多发

银川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宋秀娟介绍,面瘫俗称“歪嘴巴”“吊线风”,也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单侧,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面部神经受损。

“每到寒冬时节,门诊上的面瘫病人会明显增加,最近我已经接诊了好几例。不少人是迎着寒风骑车,或者在坐车时打开窗户吹风,一不小心就面瘫了。还有一些患者,晚上睡觉前还好好的,一觉醒来,发现闭眼、皱眉、鼓腮等原本再寻常不过的动作都成了高难度的动作,突然嘴歪了。”宋秀娟告诉记者。

发病诱因多种多样

中医认为,面瘫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者为风、寒、暑、湿、火等,内伤者伤于七情、饮食、劳逸终致气虚、血虚、痰郁、内热、瘀血等。当实邪聚集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内失于约束,则出现口眼歪斜。

现代医学根据损害发生的部位,将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神经炎和周围性面神经炎两种。中枢性面神经炎通常由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脑外伤、炎症等引起。周围性面神经炎多在熬夜疲劳、夏天吹空调后、冬天吹冷风后,面部及耳后受凉或者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发病,可能是面神经病毒感染和水肿所致的神经受压,也可能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产生了面神经麻痹。

治疗:

针灸中药加康复操

面瘫患者起病十天内属于发展期,会有症状加重的表现,此时若能积极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宋秀娟介绍,对付面瘫,可采用针灸、电针、艾灸、拔罐等方法,配合抗炎、抗病毒、营养神经、活血药物。但如果掉以轻心,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部分患者会出现面肌挛缩、痉挛、联带运动(闭眼的时候,嘴角不受控制一起运动)等后遗症。

宋秀娟认为,面瘫是实邪侵犯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所致,因此可以通过疏通经络来驱赶“邪气”。她根据经络理论自创面部五经循按康复操,显著提高了面瘫的治疗效果。

面瘫的预防和护理

注意保暖,冬天尽量用温水洗脸、刷牙。寒冷的冬季,骑电动车、摩托车外出时,要特别注意头面部保暖,可以用帽子、围巾、口罩护好头面部。

冬季的晚上洗头一定要吹干,不要带着半湿的头发去睡觉。

适当锻炼,作息规律,劳逸结合。尤其是疲劳之后,不能再受风寒。

对面瘫患者来说,患侧眼睑闭合不全,难以阻挡灰尘进入眼睛,应及时使用眼药水、眼药膏,预防结膜炎、角膜炎的发生。

也可对面部进行热敷,水温控制在50℃左右,每日敷2次,每次10~15分钟,防止烫伤。

居家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抬眉训练

尽力将患侧眉毛向上抬起,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完成。

闭眼训练

用力使眼裂闭合,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完成。

耸鼻训练

向上牵拉鼻部皮肤,主要依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完成。

示齿训练

做龇牙状,口角向侧方移动,主要依靠颧大肌、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运动完成。

努嘴训练

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主要依靠口轮匝肌运动来完成。

那些关于面瘫的表情

01

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

02

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

面部歪斜更为明显

03

患侧不能做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04

吃饭的时候,患侧的这边会“藏饭”,喝水的时候也会“漏水”

05

眼睛闭合困难、流泪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