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刘宸溪
茶艺培训师,宁夏茶行业协会副会长
采访时间:2025年1月2日
采访地点:银川
编者按——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茶的世界里,每一位茶艺师都是故事的讲述者,用茶香和技艺编织着一卷传统文化的篇章。刘宸溪,一位深耕于茶文化领域的茶艺师,她的故事充满了对茶的热爱、对技艺的追求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感受每一片
茶叶背后的故事
在我幼年的记忆中,故乡安徽芜湖的空气中总是弥漫着淡淡的茶香。父亲对茶的热爱,让我在耳濡目染中,对这神奇的叶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长辈们围坐一起,品茗谈天,那些关于茶的历史典故、泡茶技巧便如同一粒粒种子,悄悄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在最初学习茶艺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挑战。比如,刚开始学习时,我对水温、茶叶种类的掌握并不熟练,常常泡出的茶味道不尽如人意。我记不清有多少次,为了掌握一种茶的最佳冲泡方法,我反复练习到深夜。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一次学习,我逐渐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的茶叶调整水温、时间和手法。
但现在想想,其实最难的部分,是领会茶艺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并将这些文化通过一盏茶传递出去。这要求一名茶艺师,不仅要学会如何泡好一壶茶,更要理解每一款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而想要真的了解茶文化,不仅需要大量阅读、深入研究和不断思考,更要走访不同地区的茶叶产地,与茶农交流,感受每一片茶叶背后的故事。
茶艺,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门技艺,它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与内心的对话。
每一口都是与大自然的亲近
2011年,我在银川开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茶庄。每天,当晨光初照,我便开始了一天与茶为伴的美好时光。备器、布具,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仪式感,仿佛在进行一场与古人的心灵对话。温具、置茶,当指尖轻轻滑过精致的茶器,那冰凉的触感,唤醒了沉睡的茶叶,也唤醒了我对茶艺的热爱。
水汽腾腾,醒茶、摇香,当看着茶叶在热水中舒展身姿,它们在舞蹈、在歌唱,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而在冲泡、出汤时,那一抹翠绿在水中游走,如同生命在岁月中流淌,无声却充满力量。最后,是奉茶、品茶的环节,每一口都是与大自然的亲近,对生活的感悟。
2017年11月,我接到了湖南卫视茶频道的邀请,参加全国首届最美茶艺师比赛。那一刻,我感到既兴奋又紧张。比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茶艺师们各展所长,他们的茶艺表演精彩绝伦,让我眼界大开。凭借对茶的热爱和对茶艺的钻研,我最终闯进了全国前30强。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能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接触到这么多优秀的茶艺师,能有这样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是弥足珍贵的。
体会不同的技艺
及茶文化内涵
在茶艺的世界里,南北两派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南派功夫茶注重细腻温婉,而北派茶艺讲究的是大气磅礴。
2019年,我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了长嘴壶茶艺表演的视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长嘴壶茶艺,源自四川,是北派茶艺的代表。它的特点是动作大开大合,气势如虹,仿佛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英雄豪杰的故事。长嘴壶的长嘴设计,使得茶水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水流如练,茶香四溢。这种茶艺不仅考验着茶艺师的手眼协调,更考验着他们的气韵和内力。
我当即就有了学习这门技艺的想法,我想可以将这门技艺与宁夏八宝茶茶艺的表演进行融合。于是我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长嘴壶茶艺非遗传承人进行学习,体会不同技艺以及茶文化内涵,并进行创新,将学到的技艺在冲泡宁夏八宝茶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获得了意外的效果,让很多学员眼前一亮,好奇之余也开始跟我一起学习如何更好地展示北方茶文化。
将茶艺融入生活
这些年,随着我在宁夏的茶文化教学、传播上的努力,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仅是学习茶艺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在很多重要的活动上,茶艺也成为其中的亮点,让人们通过茶艺,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2022年和2023年,我有幸作为裁判参加了银川市第七届、第八届残疾人茶艺大赛,见证了茶艺之美在不同人群中的展现。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茶艺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在宁夏特殊学校的茶艺培训中,我倾囊相授,希望能将这份对茶艺的热爱和执着传递给更多的人。
去年6月,我赴马来西亚推广茶文化,我本以为外国友人对中国茶文化了解尚浅,没想到在交流期间发现他们不仅爱喝中国茶,并且认可和肯定中国茶的养生保健功效,那份热情让我特别感动。记得当时,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主席也来到了我们宁夏展厅,品尝了我们的枸杞茶和八宝茶,并表示我们的茶非常好喝,“very nice!”。
我们每天都会喝茶,不仅注重种类的选择与冲泡技巧,还会根据四季变换选择不同的茶具与装饰,使品茶过程成为一种享受。当我们将茶艺融入日常生活,可以感受到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学会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宁静,提升生活的品质。
茶艺中强调的“和、敬、清、寂”等理念,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和谐、尊重与谦逊,以及道家思想中的自然、无为与超脱。通过学习和实践茶艺,大家可以领悟到这些哲学思想,学会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谦逊与尊重,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保持平和与超脱。也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中国的茶文化,我将继续前行,与茶相伴。
记者:王敏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