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知名拳击奥运冠军的妻子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为11岁的儿子注射了生长激素,她的视频引发不少家长的共鸣。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身高问题。在孩子身高不够理想时,家长们纷纷寻求各种方法,希望能助孩子一臂之力。其中,生长激素注射,即俗称的打增高针,让不少家长跃跃欲试。那么,增高针真的能让孩子轻松长高吗?
门诊现场
家长
医生,我家孩子12岁了,可身高才1.4米,在班里属于比较矮的。我们听说可以打增高针,想给孩子试试。
医生
其实,孩子的身高增长是有个体差异的,我们需要综合评估。你的孩子现在还在生长发育期,可以先做个骨龄测试,看看他的生长潜力。
根据X光片,你家孩子的骨龄与实际年龄相符,说明他的生长潜力还在。而且,他的身高也在正常范围内,目前并不需要使用生长激素。
家长
那为什么我家孩子比其他孩子矮呢?
医生
孩子的身高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遗传因素,吃得科学、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都是不能缺的。
出现这些情况
可打生长激素
“不少家长有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只要孩子偏矮就能打增高针。其实,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建议使用增高针。”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张静介绍说,在使用生长激素之前,孩子必须接受规范的全面的医学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测骨龄、检查生长激素水平等等,然后再判断适不适合打生长激素。
对于身高偏矮的孩子来说,出现哪些情况可以考虑使用生长激素呢?张静举例说,比如孩子偏矮是因为生长激素不够,也就是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那就需要注射生长激素来帮助长高;有些孩子身高比同龄人矮很多,但是检查不出具体原因,出现“特发性矮小”,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考虑用生长激素;如果孩子有慢性肾脏疾病影响了长个儿,或者有的女孩患有“小儿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这些情况可能都需要使用生长激素治疗法。“还有些孩子在胚胎期发育就不好,出生后身高体重都不理想,也可能要考虑使用生长激素。”
这些情况不适合使用生长激素
“即使确定孩子需要使用生长激素,也需要评估使用之后的效果和可能的风险。”张静介绍说,对于身高不理想的孩子,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就不适合使用生长激素。
骨骺线已闭合
有潜在肿瘤风险
有特定遗传疾病或家族病史
有代谢类疾病的风险
孩子乱吃增高保健品
小心性早熟
7岁的婷婷现在上二年级。自从婷婷上幼儿园大班后,父母就开始关注她的身高,因为在班里,婷婷的身高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父母担心婷婷将来会长不高,于是开始四处打听长高的方法。
婷婷的父母给婷婷尝试了多种长高偏方,如喝骨头汤、吃田七粉等。此外,他们还购买了一些声称能促进儿童长高的保健品。婷婷每天都要服用这些保健品,坚持吃了将近两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婷婷的身高并没有明显增长,反而出现了性早熟的迹象。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婷婷的性腺轴提前发育,骨龄已达到9岁多。医生告诉婷婷的父母,如果不及时干预,婷婷的最终身高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门诊上,我们经常提醒家长,一定不要盲目给孩子使用宣称能增高的保健品,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生长是没有问题的,但因为家长的焦虑,反而带来很多问题。”张静最后提醒。
医生支招
想让孩子长个
这几件事要做好
家长要知道,孩子的身高会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虽然遗传身高是孩子身高的基础,但营养、睡眠、运动等后天因素也起到关键作用。要想让孩子在身高上“更进一步”,家长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学龄前儿童的身体正在快速成长,家长应该保证孩子的饮食多样化,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腐和鱼类。充足的睡眠同样重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每天至少需要10到12小时的睡眠,这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学龄期(6岁~12岁)的孩子,应该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跳绳、游泳、篮球等,这些运动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
12岁到18岁的孩子,身体发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除了继续坚持合理饮食和充足睡眠外,运动的选择可以更加多样化,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同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身高问题。
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