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想法。
小卡在发言。
参与者妙妙在发言。
佳蕾在发言。
记者 冯元春 文/图
1月11日下午,由“三点分享”发起的一场名为“我们哪儿也不去,因为我们已经到了”的银川聊天局,在银川遥剧场热闹展开。
艺术家、文艺青年、爱看书的医学研究生……大家齐聚在这一温暖的场域,聊着自己的职业、兴趣与爱好,分享着对这一主题的看法。认识有趣的人,将有趣的思想进行碰撞,很多正在寻找答案的人,得到了精神上的滋养。
NO.1
话题来自
一次偶然的提问
每到年初,很多人都会有一些关于现在、未来的困惑。“三点分享”活动的策划师佳蕾说,有一天,她偶然在好友小卡的朋友圈看到一句话:“我们哪儿也不去,因为我们已经到了。”她特别受触动,临时起意策划了这次聊天分享会,“每个人看到这句话,或许都有不同的想法”。
小卡今年26岁,是一名医学研究生,他在现场解释了自己喜欢这句话的原因。他说,自己平日里喜欢看书,喜欢和人聊天,喜欢认识各种有趣的人。有一天他翻阅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突然很有感触,有关家园,有关力量。小卡想得到一个答案,就问“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我们哪儿也不去’的下半句是什么?”结果出现了一句话:“因为我们已经到了。”这让他顿时受到了启发,感觉这个回答既朴实又充满了哲理,发布到朋友圈后,被佳蕾选为活动的探讨话题。
NO.2 表达有趣且天马行空
在现场,每个人都阐述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表达是有趣的、丰富的,也是天马行空的,既有感性的答案,也有理性的思考。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是回归自己的路径。”职业经理人申心如表示,她平时比较喜欢探索自我,从她的角度看,很多时候,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向外去寻找支撑,总在想自己是不是还没有找到,其实,是因为没有回归自己。也有人表示,“不管去哪里,还是不去哪里,都没有问题,因为生命应该是立体的。”还有人从珍惜当下生活的角度出发,认为,“很多人想去追求诗与远方,可身边也很珍贵,生活应该从此刻开始,从现在开始。”
资深互联网人秦钰的发言很有趣,他提出思考当我们生活遇到困难时,能否通过询问AI得到有效解决的答案,“它提供的可行性值不值得信任……”这一发言像个暖场剂,让大家开始脑洞大开,畅所欲言。
NO.3 感触家乡成为眷恋的彼岸
谈到这一话题,有人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与坚守。遥剧场艺术总监李思遥对于“迁徙”就特别有感触。他说,自己在银川经营“遥剧场”已经12个年头了,一直在努力推广宁夏本土戏剧。他回忆之前自己曾经在银川当代美术馆做了一个装置艺术叫“帐篷剧场”,特别能表达这个主题。当时觉得,因为很多原因阻拦了脚步,所以才没有出去发展,但随着时间推移,让他牵绊与在乎的事越来越多,之后当有机会出去时,他却并没有离开银川,一直坚守了下来,“或许,我在银川坚持做戏剧这件事,其实就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我已经到达我的彼岸了。”
策划师纪婷也谈起自己的阅历和感触,“小时候常常骑行去贺兰山,却感受不到它的美,但随着时光推移,慢慢感受了贺兰山的雄浑与壮阔。正是因为亲眼见证了这个城市越来越好的变化,有家人,有懂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热爱的事业,所以才会觉得,还有哪里比这更好呢。”
NO.4
分享中得到力量与光
“三点分享”是一个银川线下思想分享活动,佳蕾表示,一般她会邀请嘉宾讲述他们的故事,有时候也会邀请大家线下形成一个聊天局,从而形成一个“能量场”,或许每个人在听完别人的表达之后,都能得到一些力量,产生一些思考。
“选题一般是随机的,困惑我的,或者打动我的,都可以尝试讨论。”佳蕾表示,这次这个选题的发生,第一层面是基于她的很多感受,因为她在银川安了家,有了事业和朋友,这种牵绊是什么都无法代替的;第二层面是精神上的,“我想带给别人精神上的力量与感受,做这些事很接近这个目的。”
这次给她印象特别深的发言,是有人提问,“每个人好像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目的地,难道人生必须要找到这个明确的目的地,才有意义?”佳蕾觉得,这是非常真实的人生提问,她特别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人把遇见的人生瓶颈问题提出来,而其他人从多个角度贡献不同的观点,从各种各样的表达里,让提问者得到力量与光,得到情感上的支撑。
至于分享的形式,佳蕾并不想设限,她尝试过辩论赛、行为艺术,聊天局……今后,她还想通过更多元的形式,带给大家更多的体验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