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老人吞咽障碍怎么办? 不妨试试这些办法 很多疾病 会影响吞咽功能 2025年01月15日  刘威

吞咽缓慢,进食费力,甚至喝口水都会被呛到……随着年龄增长、共患疾病增多,许多老人会被吞咽障碍困扰,这不仅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如何判断老人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患者又该如何顺畅进食?本期,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杨倩雯为吞咽障碍患者带来了一些饮食小技巧。

对于有些老人来说,无法正常饮食不是因为没有胃口,而是因为“吞”不下。75岁的吴叔自从去年患了脑卒中后,就留下了吞咽困难的毛病,还会出现饮水呛咳的情况。这让吴叔日渐消瘦,人也轻飘飘的。

杨倩雯介绍,吞咽障碍可影响患者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能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随着年龄增长,老人器官和肌肉功能自然衰退,疾病也开始增加,很多老人会出现吞咽障碍,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吞咽是从口腔、咽部到食道的复杂动作,看似简单,但涉及许多肌肉、神经,阻碍这一通道通畅或者损伤相关肌肉神经的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吞咽困难。“如脑卒中、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患可导致吞咽动作受阻。有些疾病会影响食物进入食道,比如口腔癌、喉癌、食管肿瘤、胃食管反流病、气管切开等。重症肌无力、硬皮病等,会造成肌肉功能受损从而影响进食。”

吞咽障碍患者的食物

这么制作

杨倩雯介绍,可尝试通过调整食物质构的方法,减少吞咽障碍的发生。比如可通过烹煮、搅拌等方法使食物变软,以便于咀嚼和吞咽。在水、饮料、牛奶中加入食品增稠剂,以增加食物的黏稠度,降低食物在咽和食管的流动速度,预防呛咳误吸。也可以使用破壁机、搅拌机等使食物密度均匀、顺滑。

安全进食有窍门

对于存在吞咽障碍的老人来说,想要安全进食该怎么做?杨倩雯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进食前,家人可帮老人清洁口腔,清除痰液,提前告知老人要吃饭了,让老人有心理准备。

不要在进食时看电视或说话,这样会分散注意力;要保持环境安静,让老人可以看到食物,促进食欲。

在老人可以坐下或支撑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保持直立坐位,利用座椅保持躯体稳定,将重心移到胸部上方。无法自主坐稳的老人可将床头摇高30~60度,颈部前倾,偏瘫者患侧肩部用软枕垫起。

进食时,如果“一口量”过多,食物会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食物残留导致误吸;“一口量”过少,则会因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一般由少量开始尝试,再酌情增加,确定好最安全的“一口量”后,用合适的汤勺量取。

进食时,将食物放在健侧口腔的舌中后部。老人每次吞咽食物后,做几次空咽,确认完全咽下后再喂下一口。

在家识别老人是否吞咽障碍

观察家里老人进食时是否有以下表现

●进食时常常会呛到;

●进食时间很长;

●进食过程感觉很累或伴有疼痛;

●进食后的声音改变;

●吞咽后仍有食物在口腔或喉部,需频繁清理口腔;

●进食后常常咳嗽且次数增加;

●进食量越来越少;

●越来越害怕进食;

●反复发作的肺炎或不明原因的发热;

●不明原因体重减轻。

以上这些变化可能是老人吞咽困难的信号,家人应尽早带老人筛查评估,寻找可能的病因。如果确诊老人存在吞咽障碍,应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行康复锻炼,在营养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喝口水可检验吞咽功能

饮水试验是一个简单的评估吞咽状况的方法。让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

一般来说,对于饮水试验Ⅲ级以上的吞咽障碍者,建议管饲。对于可疑吞咽障碍,可以通过食物质地的调整及进食过程的干预来改善。

注:正常:Ⅰ级(5秒以内) 可疑:Ⅰ级(5秒以上)或Ⅱ级 异常:Ⅲ、Ⅳ、Ⅴ级

吞咽障碍

老人饮食有讲究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食物容易产生咀嚼、吞咽问题,不适合吞咽障碍的老人食用:1.坚硬的食物,如苹果、坚果、豆类、风干制品、腌腊制品等;2.纤维丰富的食物,如金针菇、韭菜、芹菜、笋、藕等;3.有弹性、不易变软的食物,如鱿鱼、魔芋等;4.含水量低、松散、不易形成食团的食物,如肉松、面包、饼干等;5.有黏性、易在黏膜上残留的食物,如糯米、紫菜、西红柿皮等;6.易呛咳的酸性液体食物,如果汁、碳酸饮料等;7.小颗粒、易误入气管的食物,如芝麻、花生等。

观察老人进食

前后情况

杨倩雯还建议,家人还要注意观察老人每次进食前后的呼吸音、呼吸形态,还要注意是否存在呛咳、进食所需时间、每次进食量、进食后口腔残留食物数量等。“进食后半小时内保持半坐卧位,禁止叩背排痰,避免平躺和剧烈运动,卧床者尽量减少挪动,防止食物反流。另外,进食后,可用温水漱口或生理盐水棉球擦拭以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防止误吸,避免细菌滋生。”杨倩雯说。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