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走路时出现这些症状 可能是健康报警 2025年01月15日  刘威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走路,但你可能不知道,走路也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如果走路时有异样的感觉,或者走路步态出现了异常,可能预示身体健康亮起了红灯,需要引起注意。

走路迈慌张小碎步

如果你发现家中老人最近走路,总迈着慌张的小碎步,不易停下,就要小心了。“帕金森病患者在走路和姿势上都会与正常人不同,如起步困难,一旦起步,不容易停下,迈小碎步越走越快,称为‘慌张步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南医院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许东提醒。震颤(肢体不自主抖动)、肌肉强直、动作迟缓和姿态异常是帕金森病常见的四大典型症状。除了慌张步态,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肌肉僵直,初期感到某一肢体运动不灵活,并逐渐加重,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的主要症状之一,在静止时、休息时震颤明显,运动时减轻或消失。在早期,患者写字也逐渐变得困难,书写时字体越写越小。面部肌肉运动减少,双眼转动也减少,表情呆板,医学上称为“面具脸”。

医生建议

目前帕金森病很难根治,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延缓进程,提高生存质量。日常要让老年人适当增加锻炼;减少接触对神经系统有害的物质,如一氧化碳、锰等物质。要积极预防动脉硬化,这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随着医学和科技的发展,一部分严重的帕金森病患者还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走路有踩棉花感

75岁的退休教师老吴,近两年来走路时感觉脚步沉重,没有力气,而且走路不稳,像踩棉花,同时还有双下肢麻木的症状。近日,老吴去医院就诊,最后被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

走路像踩了棉花,一出现这些症状,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脑梗了。其实,走路时有踩棉花感还有可能是颈椎病惹祸。

据银川市中医医院骨伤(骨科)二科主任医师刘鹏介绍,颈椎病一般分为五种类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严重的,多因外伤损伤了脊髓。这类病人往往感觉四肢无力,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造成截瘫。

医生建议

寒冷的冬天,要注意保持颈部的温度,外出时最好戴上围巾。在工作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电脑显示器应与眼睛平行,避免颈部前倾或过度扭转。

走路咳嗽气喘

75岁的郭叔喜欢每天饭后到公园健步走,以前快走上几圈都没问题,但最近快走半圈就有些气喘,不得不停下来休息,还咳嗽得厉害。经家人劝说去医院做检查,结果是得了慢阻肺。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张建银提醒,慢阻肺患者一般有三大典型症状:咳、痰、喘。他说:“慢阻肺病早期症状是有点咳嗽、咳痰。但很多人认为长期吸烟的老人咳嗽、咳痰也正常,因此慢阻肺很容易被忽略。如果慢阻肺进一步加重,活动后会呼吸困难,主要表现是爬楼梯、走路快时气喘。”

医生建议

为了防止慢阻肺复发,患者平时要规律用药,冬天气温多变,要特别注意不要感冒。雾霾天气严重时,出门最好戴上口罩,出现呼吸道感染要尽早治疗。慢阻肺患者最害怕空气干燥,建议室内使用加湿器。慢阻肺患者不宜剧烈运动,可做些舒缓运动,有利于保护肺功能。除戒烟外,患者平时可多吃些百合、梨等。

行走距离变短下腰痛

家住唐徕小区的邹阿姨,腰腿疼痛麻木已经多年,慢慢影响到了走路。“早期还能走几百米再休息,后期走上百十米就感到腰痛加重,右腿酸胀、发紧、沉重,要坐下休息一会才能重新行走。”对邹阿姨来说,在小区遛弯都成了辛苦的事儿。倍受病痛折磨的邹阿姨到银川市中医医院就诊,经过系统检查,被确诊为腰椎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症。

据银川市中医医院骨伤(骨科)一科主任医师张存权介绍,生活中,一些老人长期腰痛,行走较短距离后就必须休息一下才能继续行走,这在临床上称“间歇性跛行”,“腰椎滑脱症是腰椎之间的相互错位引起的疼痛等一系列不适表现,该疾病除了反复慢性下腰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臀部、大腿后侧放射痛,严重者可出现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医生建议

走路像喝醉酒

有些人走路时,常常走不到一条直线上,摇摇晃晃,走路姿态有点像喝醉酒。如果没喝酒,却出现了醉酒步态,要警惕是小脑萎缩。

小脑的功能主要是保持身体平衡,以使我们走路时踩稳。而小脑病变后会对脚迈出的距离、速度以及所需的力量估计不足,导致肢体打软,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一般来说,小脑萎缩与机能退化有关,以老年人多见,所以当出现上述症状时最好能到医院排查一下。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不要久坐,不要呈前屈位、弯腰使用手机。平时需要通过锻炼骨骼和腰背肌,来控制退变速度。拣物品时避免弯腰,应屈髋下蹲,持物后直腰起立。避免弯腰取物后忽然用力上举。

医生建议

延缓大脑衰老的进程,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还要有适当的运动。锻炼智力的方式很多,可从益智类游戏入手,比如围棋、象棋、打麻将等。还要积极防治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