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新华社发
“小红书变成‘国际书’了!”数日之间,小红书上突然挤满美国网友,他们喜气洋洋地进驻“新家”,表达着对中国网友的友好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喜爱。目前在北美苹果应用商店免费软件下载排行榜上,小红书牢牢占据榜首。随即,一场“中美网民大联欢”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从“交猫税(晒出自家猫咪图片)”到组成中外作业帮,再到互学俚语网梗和稳定进行民间特色文化输出。小红书实现了“早C晚A”,即白天Chinese刷,晚上American用。“小红书”变“小洋书”的背后其实是中国文化“出海”,且不管是主动“出海”还是“被出海”,只要沟通渠道畅通,变化就会自然发生。回顾2024年不难发现,从游戏《黑神话·悟空》强势“出海”,到李子柒“复出”引发全球围观,再加上这次“小红书”变成“小洋书”“国际书”,都足以说明中国文化的“能见度”已经显著提升。
线上如此,线下也异常热闹。自从对韩国实施免签后,入境游市场再升温,不少韩国人开启了“周五下班去中国”的旅游风潮,进而在线下真切感受中国的街巷、山川、美食、文化。从网络上海量的短视频可以看到,上海街头挤满了韩国游客,名山大川也带给了韩国游客视觉与心灵震撼,物美价廉的美食、水果等也俘获了韩国游客的味蕾……这是继“city 不 city”之后的又一波文旅热潮。显然,文化、旅游所呈现出的双向奔赴,表面上看是中国文化在全球的穿透力与触达率正在加速提升,核心还在于我们正在成为一个真实、开放且充满活力的国家,壁垒、隔阂在热切真诚与不断开放面前自然会被打破和消融。
当然,此番小红书的爆红,也只是漫漫前路的开始。这场“流量迁徙”已然再一次拉开了跨文化交流的图景,我们依然需要海量的“全球玩家”。无论Tik Tok的命运最终如何,中国互联网企业国际化转型、扬帆出海依然在继续,其中有值得我们总结的鲜活经验与创新启示,借此可以持续消除那些“刻板印象”,进而形成更多“共同语言”。因为,小红书的爆红有其偶然性,但这种由民间平台驱动、网民自发互动的交流模式恰恰说明,国际传播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那些贴近生活、展现人性的内容是有共通性的,无论是个性化的生活见闻与感悟,还是细微的日常观察与娱乐,只要是真实与立体的,都是可以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同时,这也恰恰说明,开放的中国也在愈加“立体”,也欢迎“全球玩家”来读懂中国。
“幼师的到来使得活动课的氛围特别好,能唱歌、会跳舞,还会弹钢琴,还特别有亲和力,老人们的笑脸也一天天多了起来。”
——每天上午九十点钟,是辽宁省盘锦市辽河康养服务中心里最热闹的时候。在5楼活动室里,30余位老人正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伴随着音乐的节拍做手指操,而这几位老师都是20几岁的年轻幼师。
“一个国家被一个更大的邻国强行或胁迫接管,是国际政治中最大的警钟。这是一个信号,表明一个流氓国家正在形成。”
——针对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近期谈到要将加拿大等纳入美国版图的言论,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月13日发表了题为《特朗普可能将美国变为流氓国家》的文章,由该报首席外国事务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撰写。综合新华社
孙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