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一缕炊烟 2025年01月23日  面朝大海 (浙江杭州)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栖息在大山深处的村庄,无论是黎明破晓到黑夜月光爬上树梢,还是从初春走到四季的末尾,它都散发着自身独特的美。

我的故乡在浙北的一个小山村里,那里淳朴的风土人情,自然天成的景致与余老师说的如出一辙。或许对于一个羁旅他乡的旅人来说,故乡的美,就是一个多情的综合体,牵引着游子们思乡的情愁。

其实,对故乡的最深印象还是傍晚时分那一缕缕的炊烟,因为村庄的繁华与悠闲皆都体现在炊烟的一静一动中。当朴素的天被绚丽的晚霞织满,村落中一家挨着一家开始升起袅袅的炊烟,它就像个淘气的孩子,从家家户户高高的烟囱里探出头来,轻轻地向外瞭望。这时,三五成群穿着花花绿绿破旧棉袄的小伙伴们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子的河堤旁,远远地看着一束束的炊烟飘在村子的上头,数着那一缕缕银色的头发是哪家的,直到瞧见自家的炊烟升起,心方才安定下来。

随风摇动的炊烟里有股松树枝与野草发出来的清香,寻着这股清香,就到了农家人的灶台旁。当木材燃烧变成炭火产生淡淡的焦味,仔细倾听锅里一个个小水泡顽皮地跳跃,那是稻米轻轻地在水里膨胀的声音。然后,是“嗞”的一声响,刚从地里割起的青菜遇上了金黄色的菜籽油,奏出了动人的音律,在不经意间就把一个时节的新鲜气息满满当当地带上了农家人的餐桌。

这些年,我走过无数个地方,见过无数的风景,但无论走到哪里,故乡的景,故乡的那一缕袅袅炊烟,始终是我心中最美的桃花源。因为那里有我的家,我的亲人,这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所以,我不会感到孤独,一路奔波,一路就有相伴。即便是天再黑,再疲惫无助,那一缕缕炊烟也在不时提醒着我,要赶回去啊,要赶回去啊……有了它,才让我在一次次离开后又准确找到了惦念的家,我的故乡。

漂泊多年的我,远离故乡在外打拼,在高高的楼房里居住,关上门,煮着平静的晚餐,生活,似乎少了些什么。这是一种无法排遣、无法分享的孤寂,我们称之为乡愁。也许,只有远离了故乡,才有资格说摸到乡愁的衣袂。

踏上归程吧,去看一看久别的故乡,看一看故乡升起的一缕缕炊烟和炊烟下那温暖的一切。

□面朝大海 (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