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馓子飘香 2025年01月27日  陈黎珍

□陈黎珍(河南周口)

馓子飘香年来到。我的家乡坐落在豫东平原,春节前炸馓子,是我们当地的传统习俗。

记得儿时,过了小年,母亲就开始张罗炸馓子。天不亮,母亲就起床和面盘条,麻利地往锅内倒油,烧火。待锅内的油冒出缕缕青烟,母亲便双手各拿一根长筷子,将均匀的馓子圈挑起来,将筷子一头的馓子条轻轻没入油中,只听“嗞啦”一声,馓子条在沸腾的油锅里冒着泡泡,一股浓香腾空而起,充溢整个厨房。母亲的胳膊伸得笔直,身体向后挺立,眼睛盯着手中的馓子条,一下也不眨,再将筷子的另一头放入热油锅中,锅内又是一阵翻腾。母亲迅速把双手的筷子并拢,将馓子对折为U形状,待两面都炸成金黄,捞出来控油。母亲站在锅台边翻炸,我就在旁边蹦蹦跳跳。母亲总会把冒着热气的馓子掰掉几根,吹一吹,放到我的嘴里,宠溺地说:“来解解馋!平时不得吃,要过年了,赶紧吃点好的喽!”当时生活清贫,吃着刚出锅的香喷喷的馓子,内心充满幸福快乐,年味也在心底一层层荡漾开来。

馓子的香甜滋养着我们的童年,岁岁年年都是如此。记得我高一寒假时,外出做工一年的母亲,直到春节前才回到家。而感觉学习压力很大的我,坐在灶膛前闷闷不乐。母亲察觉后,就拿了个大黄瓷碗,把刚炸好的馓子掰断放进碗里,加入红糖,倒上刚烧的开水,碗中顿时飘出袅袅雾气,油香味、糖香味儿在灶屋里氤氲开来。母亲细心地用筷子把油馓子搅拌均匀,悄悄坐在我身边,搂着我的肩膀温柔地说:“妈妈生你的时候,坐月子吃的就是这个,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只要有个好身体,咱们啥事都不怕。来,先吃饭吧!”说完就把大瓷碗轻轻递到我的手上,我双手捧着那碗热腾腾的馓子,泪水扑簌簌地掉。母亲不停地帮我擦眼泪,并轻拍我的后背。那一刻,母亲的怀抱,将我的担忧和思念悄悄融化。我夹起一筷头馓子,吮吸到嘴里,软软的甜、淡淡的香,心底逐渐升腾起一股温暖的年味。

无论是外出求学,还是工作后,我每年都回老家过年。但去年春节,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回去,我未免有点难过。母亲在电话中得知后,让我安心工作,并发给了我一个视频。视频中母亲依然娴熟地拿着长筷子翻炸,笑容写满皱纹。我在泪眼朦胧中,如同回到了母亲身边,与母亲一起炸馓子一样,对家的思念也得到了几分慰藉。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天,我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一大箱黄灿灿的油炸馓子,用一层层塑料袋子包裹得严严实实。母亲电话中说,当时她找了好几家快递,但临近年关都放假了,没办法,只好找长途大巴车,还好那位司机是熟人,人家才肯带。吃着母亲寄来的馓子,让身处异乡的我觉得格外酥脆香甜,好像又回到了热气腾腾的灶火旁与家人团聚,内心涌起一阵阵浓浓的年味。

窗外,寒风呼啸,而我却归心似箭。不由得忙忙收拾好行李,今年我要早早回家,让母亲尝尝我炸的馓子,让一家人在香气氤氲中,在一阵阵欢声笑语里,过个喜庆团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