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联的方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手写春联外,印刷春联、电子春联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实,春联中有许多讲究,包括内容选择、上下联的区分以及贴春联的时间等。
春联的起源
春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句子,这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此后,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春联逐渐从桃符演变而来,成为了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贴的吉祥之物。
分清上下联 正确贴春联
“春联的书写,其实是有很多讲究的。”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六届常务理事,银川市书法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陈勇说,对联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对联还有很多别名,比如对子、联对、楹贴、楹联、小道等,对联由两个等量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叫上联,也叫上支、上比、出句等,后一部分叫下联,也叫下支、下比、对句等,与对联最密切的是横批,比如写春联时,同时要写好横批,有总结、概括、点化的作用。
正确贴春联,首先要分清上下联。区分上下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按音调平仄分,比如春联讲究平仄相对,上联最后一个字通常为仄声(三声或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声或二声)。例如,“天增岁月人增寿”(“寿”为四声,是上联),“春满乾坤福满门”(“门”为二声,是下联)。
按因果关系分:一般来说,上联是因,下联是果;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为下联;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家的范围小,是上联),“团结建国国事兴”(国的范围大,是下联)。
按照传统习俗,春联的书写顺序是从右往左,因此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这种贴法符合古代的书写习惯和阅读顺序。不过随着书写习惯的改变,现代人通常从左往右书写,因此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横批的书写顺序也影响了春联的贴法,如果横批是从左往右书写,上联贴在左边;如果横批是从右往左书写,上联则贴在右边。
何时贴春联
也很有讲究
陈勇说,民间贴春联的时间并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但一般认为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是比较合适的。这一天,人们经过前期扫尘、购置年货等准备工作,家中已经焕然一新,此时贴上春联,能够进一步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而且,大年三十上午阳气渐盛,寓意着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活力。
从具体时辰来看,有以下几种说法:辰时(上午7点~9点),辰时是龙抬头的时间,在这个时辰贴春联,被认为能够带来好运和吉祥,寓意着新的一年事业顺利、蒸蒸日上;巳时(上午9点~11点),巳时阳光明媚,此时贴春联,象征着平平安安、巳巳如意,也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充满阳光、幸福美满。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有着不同时间贴春联的传统,北方部分地区有“腊月二十八,贴花花”的说法,即会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贴春联。在这一天的卯时(早上5点~7点)张贴,取“日出东方,紫气东来”之意,寓意着新的一年福气东来、红红火火。南方部分地区近年来兴起了“子夜贴联”的潮流,人们会在除夕夜的子时(23点~1点)张贴春联。此时正值阴阳交替的时空节点,寓意着除旧迎新,开启新的一年。
年后春联如何处理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首先是焚烧,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将旧春联恭敬地取下,然后在香炉中焚烧,寓意着将过去一年不如意都烧掉,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焚烧时要注意安全,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避免引发火灾。
第二种方式是收藏,如果旧春联的书法或内容特别喜欢,也可以将其收藏起来平整叠好,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保存,作为一种纪念或文化传承。
最后就是丢弃,如果没有特殊的纪念意义,也可以将旧春联作为普通垃圾丢弃,但在丢弃时,要注意将其整理好,避免随意乱扔,影响环境卫生。
记者 刘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