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春节重头戏一声秦腔“吼出”浓浓年味 2025年02月07日  孙瑞亭

1月27日至30日,甘肃安万秦腔艺术剧院在贺兰县连续演出4天,精彩纷呈的8本大戏为戏迷朋友送上了精彩的文化大餐。这出春节的重头戏,让观众在过足戏瘾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A

演出精彩 戏迷过瘾

有戏看,这个年才热闹、才够味。为了让春节更有文化韵味,今年贺兰县特意邀请专业秦腔剧团进行演出,通过精彩大戏让大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1月27日上午,贺兰县欣兰广场热闹非凡,众多戏迷早早就聚到了演出现场,等待安万秦腔艺术剧院的精彩表演。兴许是此前在红寺堡等地演出时火爆场面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热传,人群中还有不少来“赶红火”的年轻人。这次演出,安万秦腔艺术剧院精心准备了8本大戏,包括《大升官》《窦娥冤》《金沙滩》《关公挑袍》《杨门女将》《黄河阵》《铡美案》《清风亭》等经典剧目,着实吸引了不少戏迷。

“太平年间把荣享……”《大升官》震撼开场,观众们的热情迅速高涨,欣兰广场的气氛也随之升温。随着演员们穿云裂石的“怒吼”,秦腔的魅力让戏迷们沸腾了起来。尽管吹着寒风,但大家还是齐声唱响了融入西北人血液里的豪迈之音。“打小就爱听秦腔,有时候忍不住就会吼一吼,这次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别提有多高兴了。”已经67岁的王登云坐在戏台前,看得津津有味。

“表演非常精彩,演员们一亮相、一开嗓,就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戏棚前看戏的场景。”坐着公交车一大早从西夏区赶来的刘秀英老人激动地说道。舞台上,演员们通过生动的表演、扎实的唱功把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尤其是那醇厚且富有穿透力的唱腔,如同惊雷一般令人震撼。观众们也随着激昂的音乐、跌宕的剧情时时爆发出喝彩声。

B

传统文化 焕发生机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秦腔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秦腔艺术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各地通过举办各类展演、培训和推广活动,积极推动秦腔的传承与发展,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72岁的贺兰县居民付国义是一名秦腔爱好者,从安万秦腔艺术剧院在吴忠红寺堡演出时就开始“追看”。“没啥特殊的想法,就是喜欢,只要那唱腔和锣鼓声一响起来,我就激动得不行,这个春节可是把戏瘾给过足了。”的确,在此次安万秦腔艺术剧院精心准备的8本大戏中,《窦娥冤》中的悲愤与冤屈让人动容,《杨门女将》里的英勇无畏引来喝彩,《关公挑袍》中的忠义豪情让人共情,《清风亭》中的跌宕起伏让人沉浸……伴随着锣鼓声和唱腔,台下的观众有的泪眼婆娑,有的双手紧握,完全被剧中的人物命运所牵动。

演出现场,能看到不少年轻人或拍照打卡,或记录精彩瞬间。他们虽然并非秦腔爱好者,但同样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我是陪家里老人来的,没想到现场演出这么精彩,让我一下子融入到了氛围当中,这是了解传统戏曲艺术魅力的好机会。”市民王梓昊说道。

C

大戏落幕 精彩继续

秦腔吼上一吼,这个年才够味。几天时间里,安万秦腔艺术剧院以精湛的技艺,为银川观众带来了多场视听盛宴,烘托出了浓浓的年味。“这次来贺兰演出,我们看到有很多当地的年轻观众,听说有不少是专程从外地赶来看戏的,这让我们非常感动。”甘肃安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安万颇有感触地说,秦腔的传承必须要有年轻人参与,希望能通过此次演出,让更多人了解秦腔和传承秦腔。

“他们的戏很纯粹,我们爱看;他们的唱腔很质朴,我们爱听。”采访中,不少秦腔爱好者表达了对安万剧团的喜爱。确实,从几天的演出中可以发现,他们演出的大多是经过整理的秦腔传统经典,里面包含着世间百态、悲欢离合,同时又充满了家国情怀与慷慨悲壮,这些内容在质朴粗犷唱腔中,传递出了西北人那种不屈服、肯奋斗的倔强精神,接地气、冒热气,听着就感觉热耳酸心、荡气回肠。

当大戏落幕时,现场的观众依然不舍得离开,这足以说明秦腔的魅力所在。据主办方介绍,贺兰县将继续构建戏曲艺术交流平台,举办更多戏曲文化活动,还会继续邀请剧团来演出,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记者手记

这样的戏

听了“解馋”

“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

无论是演出现场的真切感受,还是短视频中的火爆场面,安万和他的剧团确实非常火,从陕西到甘肃再到宁夏,这些民间秦腔艺人在线上线下掀起阵阵热潮。观众的掌声和叫好一方面是对传统戏曲的由衷热爱和质朴感情,另一方面则是对当下文艺创作的热切期盼与渴望。

在演出现场,记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少观众会在台下跟着唱,而且还唱得像模像样。显然,能跟着唱,说明戏和唱腔传播度高,愿意跟着唱着说明大家喜欢这样“原汁原味”的唱腔,对这样的秦风秦韵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听了就能“解馋”,就算专程跑一趟也值了。

的确,大众文艺始终要做到接地气、冒热气,既要有烟火气,也要树正气。安万的个人传奇是时代机遇与个人拼搏形成的完美契合,安万剧院的火爆则是大众审美与传统曲艺的双向奔赴,只有尊重大众审美,主动应对挑战,才能让戏曲艺术焕发生机。

记者 孙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