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独立小包装食品 该不该标注生产日期 2025年02月11日  李姝

有市民在采购年货时留意到,不少市面上销售的独立大包装食品,在内部独立小包装上未标注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等信息,其中有的会注明“单片/单个非最小销售单元”。日常生活中,市民常购买的独立小包装的零食、糖果、速溶咖啡等均属于“非最小销售单元”。这些独立小包装食品究竟该不该标注生产日期?近日,记者走访了银川的部分商超和零食专卖店。

市民犯难 小包装上找不到生产日期

春节前,市民李女士购买了不少内含独立小包装的大包零食,拆袋后却发现其中不少独立小包装上没有标注生产日期或保质期。比如一款蒟蒻果冻,其内部独立小包装上印有“生产日期:见包装表面”,但李女士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也没有在小包装上找到生产日期;而她购买的一款雪饼,在丢掉外包装袋后,内里的独立小包装上同样没有标注生产日期。

记者走访银川部分商超和零食专卖店发现,绝大多数礼盒内的小包装上都印有产品生产日期,但依然有一小部分商品的小包装上没有标注。

在某商场的良品铺子专卖店里,货架上摆放着三种不同类型的食品礼盒,记者查看发现,礼盒外侧印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礼盒内的小包装上也有生产日期。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即便有的小包装上没有标注保质期,但生产日期只会比外包装盒上标注的更近。

在另一家超市记者发现,一桶某品牌的溜溜梅,其桶内的小包装上没有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只有外包装桶底写明了保质期9个月,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16日。对于为何小包装上没有标注产品信息,销售人员表示不知情。

商家析因 相关信息标在大包装袋上

同样是独立包装,为何有的食品标注了生产日期,有的却没有?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与食品厂家对“最小销售单元”的定义有关。有的厂家是以整袋、整箱、整盒来定义最小销售单元,有的则以最小独立包装为最小销售单元。

如某品牌溜溜梅、果冻等是以“个”为最小销售单元,其独立包装均印有相关日期信息;而某品牌的雪饼和太妃糖则以“袋”为最小销售单元,其单件产品包装上并无标注日期,因此商场在对这批产品散装售卖时,按照相关法规,会把生产日期等信息标注在透明容器或货架标签上。

新百连超采购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木耳、大米、小米、糖果等散称食品,超市会在货物的价格标签旁边放上散称标识卡,即合格证,上面标明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而对于大包装里有小包装的,这种情况比较复杂,总的来说分为三种情况,有的大包装和小包装上都印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的仅有大包装上有标注;有的是大小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不同,则以大包装上的日期为最远生产日期。“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相关部门也经常来检查,大家可放心购买。如果购买时没有找到相关信息,可以咨询导购人员。”该采购人员说。

采访中,一家炒货店老板告诉记者,按“个”售卖的小零食,即使像拇指大小的鹌鹑蛋上也都清楚标明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散称的炒货则是整箱进货,每周进两次。每次进货回来,打开大箱子,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里面一张小小的合格证收起来,装在专门的文件夹里。“我们开食品店有严格规定,整箱内的合格证上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我们要把合格证保留好,相关部门会随时来检查。”炒货店老板说。

法规明确 非最小销售单元可不标

食品的大包装上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小包装上是否可以不标注?

宁夏言成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周玲介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当某一食品中含有多个可以单独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时,应当在预包装食品的外包装上标示最早到达保质期的日期,或者同时标注所有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非最小销售单元,可以不标注生产日期等信息,比如某品牌溜溜梅,里面的小包装并不是散卖的,仅在外桶上标注产品信息,这样销售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散卖,小包装上则必须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周玲说。

此外,周玲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后,不要急于丢掉外包装袋,若发现部分散装产品未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可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

记者 李姝 文/图

制图:徐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