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在宁夏昆虫馆 遇见勤劳可爱的小蜜蜂 2025年02月17日  吴璇

近日,记者走进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研究员刘浩的带领下,参观了这里的宁夏昆虫馆。这里正在举办的“神秘的蜜蜂王国”展览,全方位地展示了宁夏蜜蜂的世界,让人们对这些勤劳的小精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

揭开蜜蜂王国的

神秘面纱

一进入展览区域,三块关于蜜蜂知识的展板便映入眼帘。展板上详细展示了蜜蜂的生物学习性、蜂产品以及采蜜行为等科普知识,让市民和游客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蜜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模型展示区,三套模型分别展示了蜜蜂的发育过程、身体构造以及养蜂采蜜过程。通过这些模型,市民和游客可以清晰地看到蜜蜂从卵到成虫的蜕变,以及它们身体各个部位的精妙构造,了解养蜂人采蜜的辛苦与技巧。同时,三块屏幕滚动播放着养蜂技术和蜜蜂的生活习性,为观众带来了更直观的视觉体验。

当然,展览中最受瞩目的还要属透明蜂箱了。透过它,小朋友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蜜蜂的全部生活场景,了解蜂后如何产卵、工蜂如何将花粉从花粉筐中放进蜂巢等。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蜜蜂王国的神秘面纱被徐徐揭开,让在场的市民和游客们直观地体会到了蜜蜂的神奇和酿蜜的艰辛。

据介绍,这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今年5月底。

2

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

刘浩说,宁夏的蜜蜂种类主要有两种: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其中,中华蜜蜂是宁夏本地特有的品种,在南部山区分布着少量的野生中华蜜蜂,而全区大多数人工饲养的是意大利蜜蜂。

从形态特征来看,中华蜜蜂体型较小,身体多为灰黑色,背部有均匀的黄色环带,绒毛较短;意大利蜜蜂则体型较大,身体以黄色为主,背部具有黄色环带但不如中华蜜蜂均匀,绒毛相对茂密且长。这些细微的差别,成为了人们区分两种蜜蜂的关键。

3

令人惊叹的协作方式

蜜蜂虽然缺乏耐旱能力,却拥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在繁殖季节,每箱蜂每天需要100毫升~300毫升清洁淡水或微咸水,用于哺育幼虫和蜂箱降温。缺水会严重影响蜂群的繁殖效率。而在寒冷的冬季,大量蜜蜂会集中结团,通过吃蜜抖动肌肉产热来抵抗低温,蜂团外层的蜜蜂会钻入内部取暖吃蜜,内部的蜜蜂也会钻到外层蜂团,饲喂外层蜜蜂吃蜜、传导热量给他们取暖,这种团结协作的方式令人惊叹。

4

蜂舞的秘密

蜜蜂还有一个有趣的技能——蜂舞。蜂舞主要分为圆圈舞和8字舞两种。圆圈舞表示蜜粉或水等食物所在地离蜂巢100米以内,蜜蜂通过在巢脾上跑几个圆圈,转一个方向再跑几个圆圈,如此重复多次来传达这一信息,它只告知距离而不告知方向,因为食物距蜂巢较近,其他蜜蜂凭气味可轻易找到食物。8字形舞则既告知同伴食物的方向,又具体告知食物的距离,“蜜蜂先跑半个小圈,就直接跑回来,换个方向又跑半个小圈,再直接跑回来,形状近似一个横写‘8’字,并且在直接跑回来时,腹部末端还不停摆动着。”刘浩说。

5

小蜜蜂,大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蜜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授粉方面。约有75%的农作物和80%的野生植物依赖蜜蜂等授粉者进行授粉,蜜蜂通过在花朵间飞行,帮助植物完成花粉的转移,从而促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蜜蜂的授粉不仅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也对维持生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不仅如此,蜜蜂的经济价值同样不可小觑。它们不仅为农作物提供授粉服务,还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蜡、蜂胶、蜂毒等多种产品。据国际蜜蜂与授粉者组织(IBRA)的数据,蜜蜂的授粉服务每年为全球农业带来超过15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在宁夏,蜜蜂与枸杞、硒砂瓜等特色作物的授粉密切相关。通过与养蜂人合作,特色作物农民可以借助蜜蜂授粉来增加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实现双方的经济双赢。”刘浩说。

6

保护蜜蜂

我们在行动

然而,目前宁夏的野生中华蜜蜂,还面临着蜜源植物短缺和破坏的问题,急需改善栖息地蜜粉源植物群落的人工建植。而人工饲养的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蜂群,则主要受到花期喷药造成的农药中毒影响。这些威胁不仅影响着蜜蜂的生存,也为整个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为了保护这些蜜蜂,宁夏昆虫馆将蜜蜂观赏和知识科普作为主要的亮点推向公众,在每年的“520世界蜜蜂日”集中开展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每次都得到固原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养蜂试验站)的大力支持和资助。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公众对蜜蜂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保护蜜蜂的意识。

“宁夏蜜蜂在本地农业和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人们对蜜蜂价值的深入认识和保护意识的增强,相信在未来,宁夏蜜蜂的生存环境将得到改善,它们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生态平衡保驾护航。”刘浩说。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