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以来,银川市相继出台以旧换新等购房补贴优惠措施,落实居民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政策,推动家装厨卫“焕新”,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打造“政府+企业”促销平台,在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加持之下,房地产市场活力得到有效释放。
1
城中村改造激活市场需求
2月13日,跟随市民赵先生的脚步,记者来到位于兴庆区的北塔三、四、六队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场,看到基础建设正在加速实施当中。“过去这里是城中村,环境脏乱差,特别是一些老房子,上下水不通,居住环境非常差。”赵先生说,北塔三、四、六队片区始建于1993年,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安全风险隐患大、征收改造任务重,一直以来都是居民的“烦心事”。
据了解,北塔三、四、六队城中村改造项目共投资13.18亿元,打造以住宅为主,兼顾商业、教育、医疗、文化的完整社区,形成功能完备的“15分钟生活圈”。该项目预计2027年5月底完成开发建设。
今年银川市城中村、城市危旧房及保障性住房将迎来建设高潮,将有更多住房困难群众、城市新市民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今年,我市计划实施兴庆区民乐瓷砖市场等17处城中村改造,涉及12个项目、居民2511户。“城中村改造不仅为了改变市容市貌、提升居住条件,更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环。”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采取原地新建安置区为主,货币化和房票补偿为辅的安置方式进行。
2
以旧换新政策让群众享优惠
市民詹文强说,去年10月他将金凤区花样年华小区的一套住房卖了,最近赶着银川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购房优惠政策,购买了一套云锦东方小区的住房,根据政策他享受了1.5万元的各类补贴,还有一年内以旧换新契税的减免,这套房子他总共省了2万多元。
说起新房子,詹文强感概颇多,他认为,银川市的住房已经从最初的以刚需为主,转向了以改善型需求为主。“这两年房子的户型、环境、配套服务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身边的很多亲戚、朋友都换了房子,我参考了很多意见后也决定换房。”詹文强告诉记者,对他来说,换房最大的动力就是想感受更优质的居住体验。这次他购买的房子全屋都配备了华为的智能控制系统,装修完成以后,从家里的窗帘、灯光,到冰箱、电视、空调等家电,都能通过智控系统实现智能控制。
“买房子能享受以旧换新补贴,加上房贷利率也降低了,综合算下来还是挺划算的。”詹文强笑着说,买房是对生活的一种改善,早买早享受。
3
公积金政策让灵活就业人员圆了购房梦
“没想到我们也能用公积金买房子,公积金贷款极大降低了还款压力。”市民张瑾丽说,自己是一名灵活就业人员,2022年有了二孩之后,家里就有点住不下了,想换一套稍微大一点的房子,但她咨询了银行商业贷款后感觉压力比较大,就暂时搁置了换房的计划。2024年我市连续出台了多项鼓励购房的优惠政策,其中就有灵活就业人员连续缴存满6个月且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的购房人,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这让张瑾丽有了底气,开始着手看房了。
经过几个月的比较,参考了各楼盘的学区、医院等公共配套资源,张瑾丽最终选定了一套心仪的住房。据了解,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保障性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降低至15%,进一步满足缴存人刚性住房需求,支持缴存人幸福安居。单职工贷款最高额度提升至70万元,双职工贷款最高额度提升至90万元,二孩家庭及三孩及以上家庭贷款额度分别额外上浮10万元和20万元。公积金贷款的可贷额度按照公积金账户余额的30倍计算。
签订了购房合同,张瑾丽立即去缴纳了购房契税,又获得了6500元的不动产权电子消费券。“用消费券买电器又省下了一大笔钱,太合适了。”张瑾丽说,今年买房子对于市民来说很合适,银川公积金还有“商转公、组合贷、异地贷”等政策,尽可能减轻购房者的负担。
4
“好房子”激发市场潜力
近年来,银川市提出了打造“好房子”计划,鼓励银川的楼盘从房屋的户型、建筑设施风格、配套服务、增值服务等全面进行升级,满足购房者的需求。
阅海锦绣是我市比较早提出城市会客厅概念的小区,小区的会所里随处可见商务洽谈和休息区,还有以茶、红酒、雪茄、垂钓为主题建立的城市VIP会客厅,住户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在家门口招待客人,进行商务洽谈。
中房打造的云上阅海项目是银川市的改善楼盘标杆,该项目在配套功能与硬件标准上强调舒适性与便利性的极致,通过门窗、楼板、墙体、管道、设备、电梯六重隔音降噪体系,恒氧、恒洁、恒湿、恒明、恒温、恒静六恒设计,打造科技智慧社区。
据了解,今年我市力争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4亿元,与去年持平,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2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银川市持续开展购房补贴,推进货币化和房票安置模式,线上谋划打造“房产超市”,整合房地产、中介、金融、装修、家具、家电经销企业有序上线联动促销;线下利用节假日开展房屋促销,进一步提振消费。
记者 李鲲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