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聚餐娱乐,尽情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每逢佳节胖三斤”成了许多人的真实写照。随着假期结束,银川市各大健身机构迎来了一批急于甩掉赘肉、恢复身材的健身者。他们如同“突击队”一般,在节后迅速投入健身,掀起了一股健身热潮。
节后健身热潮涌动 银川市民掀起“甩肉”行动
为全面了解银川市节后健身的情况,记者走访了全市多家健身机构。各机构负责人均表示,节后健身房的客流量较节前有明显增长。
记者首先来到位于兴庆区宝湖东路的银派斯健身工作室。这是一家以一对一私教为主的会员制健身房,会员需提前预约定制课程。负责人杨杰正在为学员授课。“约30%至40%的会员在春节期间因饮食放纵导致体重上升。节后预约量大幅增加,从节前每天两三节课增至节后每天四五节课,几乎翻倍。”杨杰表示,节后不仅约课会员增多,咨询量也大幅上升。由于工作室只有他一位教练,固定时间段只能接待一位客人。最抢手的时间段是工作日18:00至21:00,周末全天客流量也较大。工作日无法前来的顾客多选择周末锻炼,而寒假学生等群体则倾向于白天锻炼。
但另一家24小时自助式健身房的情况有所不同。记者走访了位于金凤万达商场的坚蛋健身。透过玻璃可以看到跑步机和器械区都有不少人在锻炼。正在锻炼的纳先生表示,他假期后一直坚持锻炼,节后这里出现了许多新面孔。
坚蛋健身负责人介绍,美团上的健身券、次卡和周卡近期销量持续上升。不少顾客因春节期间体重增加而希望通过健身改善身体状况。新顾客以25岁至40岁的年轻上班族为主,女性顾客多于男性,她们对身材管理更为重视,节后更积极地投入健身。
在课程选择方面,健身者的偏好呈现多样化趋势。力量训练类课程,如杠铃操和器械训练,受到快速燃脂塑形的人群欢迎。有氧健身课程,如动感单车和跑步,因全身性减脂效果显著,也备受青睐。此外,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等综合性课程因高效的减脂增肌效果,吸引了部分健身者。
节后健身动机:焦虑、健康与家庭影响并存
记者在健身机构随机采访了多位健身者,深入了解他们节后健身的动机、日常饮食运动情况以及节日期间的饮食状态。
在健身动机方面,大部分健身者表示,节后决定健身的主要原因是体重增加带来的焦虑。申文静说:“春节期间聚餐不断,家里长辈做的饭菜丰盛,还总劝我们多吃点,体重一下子涨了5斤,实在受不了,所以节后马上就来健身了。”
同时,也有部分健身者是出于对健康的长期考虑。张怡表示:“平时工作忙,运动少,春节假期更是放纵,喝了好几场酒,感觉身体状态变差了。健身不仅是为了减肥,更是为了保持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还有一些健身者受到身边亲友的影响。大学生顾盛楠说:“我爸妈春节后都开始晚餐后散步了,我选择直接来健身房,一家人一起锻炼,互相监督,感觉很有动力。”
在谈及日常饮食和运动习惯时,健身者们的情况各不相同。一些健身者保持着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运动计划。企业职员纳先生说:“我平时饮食比较清淡,每周去健身房3到4次,主要做力量训练。虽然对身材有目标,但不会过分执着。春节期间也是该吃吃该喝喝,只是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的不健康食品。”
春节期间,很多人都出现了暴饮暴食及饮食不规律的现象,市民张先生表示:“假期经常睡懒觉,不吃早餐,晚上又和朋友聚餐到很晚,感觉肠胃都受不了了。”节日期间的不良饮食习惯不仅导致体重增加,还在心理上引发了焦虑和自责情绪。
运动+饮食双管齐下 节后健身更高效
宁夏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国家中级健身教练员刘攀提醒,节后不少人会出现消化不良、体重增加、睡眠障碍、身体疲劳和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此时,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不过,在参与体育锻炼时,有几个细节需要特别留意。
01
合理选择运动项目
选择运动项目时,应综合考虑自身健康状况、兴趣爱好、锻炼目标、身体条件、运动环境和安全性等因素。儿童青少年及年轻人可选择跑步、登山、球类运动、抗阻训练等;中老年人则适合健步走、广场舞、太极拳等项目。
02
运动负荷循序渐进
恢复体育运动时,最好先选择强度较低的项目或适当降低运动负荷,等身体适应后再逐步提高。切不可为快速达到锻炼效果,盲目进行大负荷的体育运动。
03
做好运动前后准备
运动前充分热身是提高运动效果、防止运动损伤的关键。运动后,要对全身肌肉,尤其是负荷较大的部位进行拉伸,每个拉伸动作保持30秒左右,以此减少肌肉紧张,提高肌肉柔韧性。
04
正确评估身体状态
参加体育运动前,要正确评估自身身体状态,包括疾病史、近期身体能力水平、生理及精神状态、身体缺陷等。运动过程中,密切关注身体反应,若感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咨询专业人士。尤其要注意,疾病期或女性生理期不宜进行大负荷体育运动,以免损害身体。
05
重视运动恢复环节
运动恢复是确保运动效果和预防运动伤害的重要环节。运动后除了正确拉伸,及时补水、营养补充、按摩和放松、充分休息,心理调适也十分重要。切勿为追求锻炼效果,密集、大量地进行体育运动。
06
运动搭配合理饮食
刘攀建议,合理补充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应按适当比例搭配,切勿为 “快速瘦身” 等目的采取极端饮食搭配;运动前、中、后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保证饮食多样性,防止营养不均衡;运动前2~3小时安排一餐,确保运动时有足够能量,运动后 30 分钟内可适量食用易消化食物补能加速恢复。
记者 陈星彤 沈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