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已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中小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其中,电话手表作为一种集多功能于一身的智能穿戴设备,近年来在孩子们中间十分流行。开学季,银川电话手表的销售情况如何?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开学前后电话手表畅销
“这款电话手表有哪些功能?”“这个表链耐不耐用,打篮球时会不会断了?”2月18日,记者在新华百货CCmal的小天才品牌专柜看到,两名家长正在仔细挑选电话手表,详细询问了电话手表的定位、视频、防水等功能。
记者看到,该品牌电话手表的价格从599元到2299元不等,销售人员介绍,799元以下的电话手表有打电话、定位和视频的基础功能;799元以上的产品都有楼层定位、游泳级防水功能;999元以上的前后都有摄像头,摄像头可翻转,还能监测心情心率;最高端的还能刷公交卡和门禁卡。“999元的这款性价比最高,卖得最好。开学前和开学后一周都是销售旺季,最近还有以旧换新补贴,相当于打8.5折,买的人不少。从1月份就开始热卖了,1月售卖了70台,2月份预计销量达八九十台。”该销售人员说,“虽然开学后学校不让带电话手表,但是给孩子买手表的家长还是挺多的,有了手表,孩子不管是上辅导班还是出去玩,都便于联系。”
在作业帮品牌专柜,记者看到柜台展示有电话手表、学习机、扫读笔等智能学习设备,其中电话手表有3款,价格都在400元以下。销售人员介绍,其中有两款电话手表卖得比较好,都有定位、通话、拍照等基础功能,待机时间一般在3到7天。
能定位好联系 但怕孩子互相攀比
虎女士的孩子在兴庆区第二小学就读三年级,她在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就购买了一款华为品牌的电话手表,可以清晰显示孩子的位置,这让她很放心。
“电话手表很人性化,家长设置外界干扰后,陌生号码打不进来。还可以帮助孩子管理时间,提醒孩子几点该午休、几点开始学习等。此外,孩子可以自己在电话手表上听故事,培养睡前听书的习惯。”虎女士说,“但电话手表也有弊端,比如加同学微信后,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就会一直和同学聊天,耽误学习。”
去年,王女士给上四年级的女儿换了一款2000多元的电话手表,“当时本来没想买这么贵的,是孩子一眼看上了这款手表有冰雪奇缘的外形。并且这款手表的定位可以精准到楼层,如果孩子走到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家长手机会自动接收短信提醒,而且还有零花钱支付限额功能,挺方便的。”王女士说。
王女士说,手表刚买回来的时候,孩子比较好奇,不停探究各种功能,但两三天后就不玩了。后来三五个同学拉了一个聊天群,同学们只聊天不讨论学习,家长便解散了聊天群。今年春节期间,亲戚家的孩子又拉了一个聊天群,孩子们在群里相互说电话手表的价格,有的说两三百元,王女士的女儿说自己的两千多元,王女士觉得孩子这样相互攀比不妥,随即也解散了聊天群。
金凤区第四十小学是良田镇的一所农村学校,吴女士的孩子在该校上四年级,她告诉记者,两年前她外出上班,有好几次孩子中午回家进不去门,没有手机联系不到她,孩子只好在楼道待着。于是她给孩子买了一款两三百元的电话手表,之后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有事联系不上她了。
家长有效陪伴 培养孩子自我管理意识
除了智能手表,孩子们还能接触到的电子产品还有平板电脑、手机等,不少孩子容易沉迷,常常挑战着亲子关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银川市家庭教育讲师李静认为,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早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了他们的生活当中,所以严格断网、没收电子产品的做法并不现实。
李静建议,想让孩子学会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要在孩子初步形成规则意识的时候就入手。家长要抓住3~6岁这个阶段,配合幼儿园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逐渐学会自我管理。同时,孩子使用电话手表等电子设备的权利,家长应该一点一点下放,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不限制使用,到了学业紧张的时候想收回就会难上加难。
“必须要强调的是,父母的管教理念和方式一定要统一,如果夫妻之间对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观念不一致、意见不统一、沟通不通畅,那孩子就有了可乘之机,也就有了破坏规则的突破口。此外,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增加陪伴孩子的有效时间,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尽量把手机放在一边,全心全意陪伴孩子。”李静说。
记者 李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