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飘香。(居中为纸包鱼)
鲜嫩可口的纸包鱼。
在银川的大街小巷,飘散着各地美食的香气,而纸包鱼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丰富的口感,悄然成为众多食客的心头好。让我们一起来到金茂建材城的一家店,看看这道来自重庆的特色菜肴。
纸包鱼的烹饪方式独特,它以纸包焖制为核心。据“37度鲜港纸包鱼”的店主马玉秀介绍,选用的是食品级糯米纸,这种纸不仅更加卫生环保,还能在焖制过程中,恰到好处锁住鱼的鲜味和营养。“当鱼被包裹其中,置于火上焖煮时,热量均匀地传递,使得鱼肉慢慢熟透。”马玉秀说。
与传统烤鱼不同的是,纸包鱼并不是通过大火猛烤来做熟,也不像炝锅鱼那样油腻。相反,由于有一层纸锁住水分,焖制过程中,鱼的每一寸纹理都能充分吸收汤汁的精华,出锅时,鱼肉鲜嫩多汁,口感细腻爽滑,入口即化。这种独特的烹饪方式,让纸包鱼在保留鱼的原汁原味的同时,又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味。
口味多样:
满足不同食客味蕾
记者注意到,这家纸包鱼店内的口味丰富多样,有香辣、蒜香、麻辣、老坛酸菜、金汤柠檬等,满足了不同食客的需求。马玉秀说,开店初期,店里主打的口味只有三四款,其中麻辣口味最受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食客反馈,店主不断创新,逐渐增加了多种口味。除了经典的麻辣、香辣口味,还有适合不太能吃辣人群的口味,如金汤柠檬、蒜香等。
点一份麻辣口味的纸包鱼,辣椒与花椒的香气相互交融,辣而不燥,刺激着食客的味蕾,让人欲罢不能;香辣口味则在辣的基础上,突出了香味,让每一口鱼肉都充满了浓郁的味道;金汤柠檬口味则别具一格,柠檬的清新酸味与鲜美的鱼汤完美融合,为鱼肉增添了清爽的口感,即使是不喜欢吃辣的人也能大快朵颐。
“店里的食客囊括了各个年龄段,无论是追求刺激的年轻人,还是喜欢清淡的老人和小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款,在这里享受到纸包鱼的美味。”马玉秀说。
食材精选:
梭边鱼成最佳选择
在食材的选择上,纸包鱼选用的是梭边鱼。这种鱼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刺,对于生活节奏快、吃饭赶时间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最佳选择。老人和孩子食用时也更加方便,不用担心被鱼刺卡住。
梭边鱼的口感也十分出色,肉质细腻鲜嫩。在纸包焖制的过程中,鱼肉的鲜嫩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鱼肉的鲜美。而且,由于梭边鱼本身肉质鲜嫩,在吸收了汤汁的味道后,更加入味,使得整道菜的口感层次更加丰富。
除了鱼的选择外,配菜也有讲究。马玉秀最推荐的是各种粉制品和豆制品,两者都是容易入味的食材,混入鱼锅中,吸饱了汤汁,一口下去酱香浓郁,唇齿留香。“最受欢迎的是定西宽粉,豆皮和贡菜也有很多人点。”马玉秀说。
创业故事:
源于热爱,打磨美味
说起马玉秀的创业故事,充满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马玉秀是新疆人,来到宁夏后,她发现这里的美食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加上她的老家有很多亲戚从事餐饮行业,一次偶然机会,她品尝到了纸包鱼,立刻被其独特的味道所吸引。
马玉秀认为,纸包鱼这种大众化的美食,符合西北人的口味。于是,她决定在宁夏开一家纸包鱼店。金茂建材城的店是她的第一家店,至今已有近四年的时间,而阅海店则开了大半年,中宁店也开了一年多。
开店初期,马玉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从口味的调试到食材的选择,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打磨。她不断尝试不同的配方和烹饪方式,力求将纸包鱼的味道做到最好。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她做的纸包鱼逐渐得到了食客的认可。
让马玉秀感到自豪的是,曾经有一名专业厨师慕名而来,品尝后对纸包鱼的味道赞不绝口,认为味道特别纯正。这让马玉秀备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她做好纸包鱼的决心。
来历传说:
纸包鱼的演变传承
马玉秀说,关于纸包鱼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在古代的重庆,一位渔夫在江上捕鱼时,收获了一条大鱼。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烹饪工具,渔夫便用江边的芦苇叶将鱼包裹起来,埋在烧热的炭火中。过了一会儿,当他打开芦苇叶时,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鱼肉鲜嫩多汁,味道鲜美无比。
之后,这种烹饪方式逐渐流传开来,这也便是今天纸包鱼的原型。经过不断的发展,纸包鱼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口味也越来越丰富,成为了一道深受大众喜爱的美食。
如今,纸包鱼已经走出重庆,走向全国各地。在银川,纸包鱼以其独特的味道,吸引着众多食客的味蕾。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聚会,纸包鱼都成为了人们的热门选择。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让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记者 吴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