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春捂”不是捂全身捂对地方很重要 2025年02月27日  钟晓敏 王昊辰

近日全国多地将气温回暖,我市也迎来了今年首个10℃以上天气。老话说“春捂秋冻”,这到底靠不靠谱?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大多数市民对于“春捂”的理解仅限于春天的时候要多穿一点,多捂一会,但对于如何正确地“捂”却知之甚少。对此,记者采访了银川市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宋丽。

据宋丽介绍,春季气候不稳定,早晚温差大,快速减衣服容易出现一些呼吸道疾病、关节病变以及心血管疾病,所以春天要“捂”,但要“捂下不捂上”。具体指的是,头部的保暖可以适当地减少,保持头部凉爽,有利于身体散热,避免上火。而人体的下部,如腰部、脚腕和脚,则需要再“捂一捂”。

宋丽表示,肾是先天之本,除了藏精血以外,也是全身阳气主要的生发点,春季如果快速减衣服会出现腰部受凉或者脚底受凉,首先累及的就是肾脏,出现腰膝酸软、关节疼痛等。肾脏除了主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生理作用就是主纳气,这个时候不注意的话,可能会出现经久的咳嗽,不容易治愈。

宋丽建议大家,不能“捂”得太厉害,容易大汗淋漓。从中医的角度讲,汗为心之液,过多出汗,容易耗伤心气,会出现心慌气短等不适症状,所以要“捂”得适度,全身有温热感就可以了。

中医里提到,春季属木,对应肝脏,此时人易发脾气,要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心情愉悦。此外,在吃的方面,也有一定讲究。宋丽建议:“春季要少吃一些生发的食物,中医讲肝肾同源,可以摄入一些补肝肾的药物或者是食物。另外,可以食用一些黑色的食物,比如黑枸杞、桑椹、黑豆等。同时要注意,初春季节尽量不要剧烈运动,可以选择相对舒缓的运动,要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记者 钟晓敏 王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