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这条穿越时空的文明之河,在银川平原铺展出“塞上江南”的锦绣画卷。作为黄河文明与游牧文化的交汇之地,银川以“一河通南北,五味贯古今”的独特饮食文化,将地理馈赠与人文智慧熔铸为舌尖上的文明史诗。从百年老字号的非遗传承到市井街巷的烟火记忆,从传统美食的产业蝶变到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银川正以美食为舟,载着黄河故事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A 银川“老字号”里的宁夏味道
当第一缕春风拂过黄河河面,沉睡的银川大地开始慢慢苏醒,雀跃的鸟儿在枝头沐浴晨光,一场独特的味觉盛宴正沿着黄河两岸铺陈开来……
银川的清晨,总在羊杂碎的鲜香中苏醒。百年老店勉家羊杂碎以其面肺的绵密、羊肚的脆嫩、羊骨汤的醇厚构成独特风味。当晨光漫过玉皇阁,老食客们捧着热气腾腾的羊杂碎,就着茴香饼的焦香,开启一天的生活。这种早餐“仪式”,早已超越味觉享受,成为银川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始创于1888年的老毛手抓,是一家被列入“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百年老店,素有“西域第一抓,闻香快下马”美誉。因其沿袭了百年的祖传秘方,所以他们家的手抓鲜、香、嫩,油而不腻,香醇可口让人常吃不厌,蘸着醋或者辣椒干碟,再配上一碗八宝茶,又解腻又爽口,成为了本地人待客的头号选择,很多外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就为了尝一尝老毛家的手抓羊肉。
在银川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涮羊肉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美食之一。提起涮羊肉,迎宾楼算是银川的“老字号”了。迎宾楼的铜锅涮肉承载着银川人的集体记忆。迎宾楼涮羊肉铜锅汤底鲜而甜,涮肉分量十足,秘制蘸料地道可口,一口下去,满足感便油然而生。而仙鹤楼的羊肉水饺肉味十足、皮薄馅大,一口咬下去,羊肉的鲜味在味蕾迸发,让人欲罢不能。
餐饮“老字号”闪耀着历史的光辉,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沉淀和民间智慧的结晶。银川餐饮“老字号”具有鲜明的地区文化特征和历史痕迹,它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情怀,一份独家记忆,更是地方经济繁荣发展的象征。
B 市井烟火里的风味图谱
寻味一座城市美食的所在,夜市往往是最佳的选择。从鲜嫩的羊肉串到香辣的辣糊糊,从筋道的羊肉面到酥脆的炸油香,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银川的历史与文化,每一口品尝都是对这座城市深厚底蕴的一次深刻体验。
徜徉于银川市区,“全天不打烊”的美食场所遍布大街小巷,从“24小时”便利店到“全天候”的休闲街区,越来越多的商业业态开启了夜间模式。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夜幕下的怀远夜市,商家云集、食肆林立,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往不绝,让人垂涎欲滴的特色美食一溜排开,一片热闹景象。宫廷酥牛肉饼在铁板上嗞嗞作响,红柳枝烤肉飘散着贺兰山下的草木芬芳,一品辣条裹着秘制辣酱挑逗味蕾。丁铁民烤蛋、辣糊糊等特色小吃,构成银川版的《深夜食堂》。
敬德街的非遗夜市则展现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老马家的红柳枝烤肉用果木炭火烤制,肉质外焦里嫩;张氏羊蹄经长时间的卤制,入口即化;辣爆小龙虾在铁锅中翻飞,麻辣鲜香直冲天灵盖。更特别的是,非遗糖画传承人现场演绎指尖上的艺术,让美食体验升华为文化盛宴。
羊肉臊子面,这道承载着宁夏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面食,以精选的羊肉为主料,再佐以多种精心调配的调料,共同熬制出独特的臊子。面条筋道爽口,吸附着浓郁的汤汁,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挑逗。还有羊肉泡馍、馓子、油香……这些美食都极具诱惑。行走在市井街区,一股股烟火气冉冉升起,抚慰着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
C 产业振兴的味觉突围
银川作为宁夏首府,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优质农产品的生长提供了保障。无论是鲜美的牛羊肉、滋补的枸杞,还是醇厚的红酒,都成为银川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牛羊肉和葡萄酒早已成为银川的重要名片,只要有外地朋友来,肯定要招待一顿涮羊肉、一次烧烤,而本土产的葡萄酒必不可少。”银川市民刘颖说。
在世界葡萄酒版图上,北纬38度是名品荟萃的纬度。在银川,风从贺兰山深处吹来,拂过山脚下成片的葡萄园,染绿了数十万亩荒滩,特色各异的酒庄成了万千游客前来感受塞上风情、体验新式浪漫的“打卡地”……典型中国式风格的“美酒+美景”,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奔赴追寻的“诗和远方”。
无论是在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式的传统中式酒庄里盘腿坐在炕上喝一杯正宗的黑皮诺葡萄酒,还是在用昔日戈壁滩上的小石块垒成的酒庄里赶一场中国茶与葡萄酒香气互融的新奇体验,贺兰山东麓正以葡萄酒为媒,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传递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
如今的银川,怀揣着紫色梦想,担起国家赋予宁夏贺兰山葡萄酒产业的使命与责任。围绕全球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与建设,紧扣贺兰山东麓高品质资源、生态、产业融合优势,努力实现“种得好、酿得好、销得好”目标,开启产业发展新纪元,向世界展示“世界葡萄酒之都”的发展活力。
黄河水润千年味,产业新篇启未来。黄河的馈赠让银川美食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从滩羊的非遗技艺到葡萄酒的国际合作,从枸杞的科技深加工到文旅融合的美食体验,银川正以美食为媒,书写黄河文明与产业振兴的新篇章。正如央视《美食中国》所言:“银川的每一口滋味,都是黄河故事的延续。”
记者 鲍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