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爱上拼布 拼出一个美丽的世界 2025年03月14日  吴璇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90后”女生马瑞走进了属于拼布艺术的美丽世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从一个新手,成长到可以为家人朋友制作简单的小礼物的熟手,在这个过程中,她收获了成长和精神上的满足。作为一名拼布爱好者,在这方小小的布艺世界里,她也渐渐学会悦纳自己。

和拼布结缘

马瑞和拼布的结缘,是去年的事情。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马瑞陪朋友去参加一个市集,当时一个摊位上展示着一些拼布作品,有抱枕、钱包、茶席,还有可爱的小玩偶。那些由不同布料拼接而成的图案,一下子就吸引了她的目光,让她爱不释手。

马瑞说,当时的市集上有很多精美的手工制品,拼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品类,而是夹杂在扎染作品中,但她还是一眼就注意到了。“那些看似各不相干的布料被拼在一起的时候,布料与布料之间仿佛就有了神奇的化学反应,使得整个作品都变得特别鲜活。”她说。

回家后,她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搜索关于拼布的资料,越看越喜欢,也学到了不少关于拼布的知识。“最初,为了节省开支,人们将破旧衣物、零碎布料拼接起来制作生活用品。随着时间推移,它融入了艺术审美,逐渐演变成独特的民间艺术,在世界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谈到拼布的来历,马瑞侃侃而谈。

自学拼布的过程不容易

然而,学习拼布并不像马瑞想象的那么容易,尽管网上有很多的教程 ,但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人来说,还是要走很多弯路。“一开始,我连最基本的针法都掌握不好,针脚歪歪扭扭,布料也总是剪得大小不一。”马瑞说。

然而,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她自己想方设法去学习,没有专业老师指导,她就从网上找教程,跟着小红书上的博主,从认识布料开始,一点一点去学习。“棉布、麻布、丝绸,每种布料的特性都要牢记于心,再到学习基础针法,平针、回针、锁边针,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还有裁剪技巧,如何精确地剪出所需形状,减少布料浪费,都是要攻克的难题。”马瑞说。

有一次,为了做一个简单的拼布杯垫,她剪坏了好几块布料,差点就想放弃了。但看着那些漂亮的布料,又实在不甘心,就重新调整心态,慢慢琢磨,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失败,她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拼布作品。

拼布是情感的寄托

在马瑞看来,拼布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是情感的寄托。“我现在的水平就是个初学者,顶多能做个小手帕、小杯垫、小茶席什么的,做的最复杂的东西是一个小钱包,但每一样东西都是为家人和朋友做的,看到他们喜欢我的作品,我就觉得很开心。”她说。

最近,马瑞打算再给妈妈做一个拼布靠垫。“我妈妈操劳一辈子,年轻时把腰累坏了,现在上了年纪总喊着腰疼,我就想做个靠垫,让她靠着舒服些。”

她说,选布料的时候,她特意挑了柔软亲肤的,针法也尽量缝得细密,希望能给妈妈一个惊喜。“我都能想象到她开心的样子。”

除了家人,马瑞也会为朋友制作拼布礼物,她做的第一个拼布钱包,就是送给朋友的生日礼物。“就是那个带我去逛市集的朋友,因为她,我才有机会认识拼布,喜欢上拼布。”

从拼布中收获快乐

马瑞坦言,拼布给她带来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在技能上,从对拼布一无所知,连基本针法和裁剪都做不好,到熟练掌握平针、回针等基础针法,能精确裁剪布料,成功制作手帕、茶席、钱包等作品,我完成了手工技艺的巨大跨越。”她说。

而在精神层面,学习拼布过程,也磨炼了她的意志。“初学的时候,面对剪坏布料、针法不佳等困难,难免会有些焦躁,但时间一长,也就学会了调节心态,一次不行,大不了再来一次。”马瑞说,这种心态也帮助她从一个重要考试的失利中走了出来,重振旗鼓。

不仅如此,拼布也是她情感的寄托与传递方式。她用作品表达对家人朋友的爱,看到他们因自己送的礼物而开心,就能收获满满的幸福与满足。“可以说,是拼布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通过它,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精神世界也更加充实,更加丰盈了。”

对于未来,马瑞满怀憧憬。她计划深入学习拼布的高阶技法,如复杂的贴布绣和精致的拼布压线,让作品在工艺上更加精湛。“我还想挑战一些复杂的物件,比如说挎包、衣服什么的。”她说。

生活是灵感的源泉

随着对拼布的热爱日益加深,马瑞也开始思考, 该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有创意。“我的灵感大多来自日常生活。”马瑞说,“姥姥家有个箱子,里面全是姥姥多年来攒下的碎布头,我看姥爷喜欢喝茶,就用这些碎布给姥爷做了个茶席。老人家特别喜欢,逢人就夸我手巧。”

旅行也是马瑞获取灵感的重要方式。“我喜欢旅游,每到一个新地方,当地的建筑、民俗、服饰都能给我启发。”去年,她去云南旅游,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上的独特图案,让她眼前一亮。回来后,她尝试着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拼布作品中,做了一个可爱的小钱包送给朋友,赢得了朋友的感谢和夸赞,让她心里美滋滋的。

记者 吴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