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碧颖)4月15日,记者采访获悉,自“宁夏救助通”小程序上线以来,银川市民政局以群众知晓率、使用率、满意度为导向,多措并举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目前全市注册用户已达2.4万人,注册率54.5%;电子授权书签署21318份,完成率48.2%;社会救助线上申请139件。群众主动使用率显著提升,‘指尖上的救助’服务模式初显成效。”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宁夏救助通’堪称‘救助服务百宝箱’,大家可以通过小程序简单录入信息完成注册,申请救助时快速上传资料,还能实时查询办理进度,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就能申请救助,享受数字化救助服务带来的便利。”连日来,由各县(市)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社会救助核查员、网格员等组建的推广小分队采取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帮办模式,重点解决注册登录、电子授权签署等操作难题,确保信息注册不漏一人。“针对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等特殊困难群体,以及不太熟悉智能手机操作或无法通过人脸识别的用户,我们会帮注册、帮认证、帮授权,一步步引导其进行注册和使用。”推广小分队工作人员介绍说。
为确保“宁夏救助通”真正落地见效,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市民政局建立了“市级统筹+县区主抓+基层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并依托四级网格体系确定638名管理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市级层面举办专题培训4场次,县(区)层面开展“宣传进社区”等小规模培训40余场次,覆盖民政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基层力量1000余人次。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宣传,发放宣传折页1.2万份,制作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有效提升群众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