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时,利用假期的闲暇时间,我陪着父亲来到剧院,欣赏戏曲《东垣大医》。传统弦音和悠悠唱腔的交织如春日微风轻拂,将我缓缓引入戏中的世界,沉浸在名医李杲的人生故事之中。
李杲(1180年~1251年),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中国医学史上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新编排的戏曲《东垣大医》,自演出以来就备受观众喜爱。这部剧以医学大家李杲为原型,生动演绎了他在乱世中悬壶济世的动人故事。舞台上演员们用精湛的技艺,将李杲的仁心仁术、坚韧不拔刻画得入木三分。激昂的唱腔中,是他对医术的执着追求;细腻的表演里,是他对苍生的悲悯情怀。剧中既有紧张的治病情节,为观众展现出医学的神奇与严谨,又有感人至深的情感纠葛,凸显人性的温暖与光辉。
李杲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者。他自幼天赋聪颖,喜爱读书。他二十岁时,母亲王氏患病卧床不起,可是请来的医生,有的说是寒病,有的说是热病,各种办法都想过和尝试了,最后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病,母亲就离开了人世。李杲痛恨自己不懂医而失去母亲,于是决定弃文从医、拜师学艺,救治天下苍生。
今天,东垣古城静静伫立,古老的城墙镌刻着岁月的风雨,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它见证了时光流逝,悠悠诉说着历史过往,流传着无数动人的传说和故事,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也孕育出了像李杲一样的医学大家。
李杲晚年以东垣为号,足以看出他对于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评剧《东垣大医》将李杲的故事搬上舞台,勾勒出这位医学巨匠的传奇人生,也牵出了东垣古城与城市历史根脉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李杲,这位从东垣古城走出的大医,以仁心为墨、医术为笔,在华夏医学史上书写下璀璨夺目的篇章。他悬壶济世,凭借精湛医术与悲悯情怀,护佑一方百姓,其事迹成为东垣古城最温暖的记忆。
欣赏完这部戏后,我深深认识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加明白这段故事不仅是对东垣古城历史文化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城市历史根脉的有力追溯。从戏曲古韵、李杲的仁心仁术到东垣古城的历史积淀与传承,这是一条历史与文化的纽带,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
□张羽函(河北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