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我们曾逼退风沙却因“延续下一代”而产生飞絮…… 又到飘絮时 来听听杨树的自述 2025年04月18日  陈星彤

这天,春光明媚,我和我的好兄弟们正在闲聊。

“哎,又到了春天,小王最近每次路过都裹得好严实,还会一边用手驱赶杨絮一边瞪我们,好伤心。”

“毕竟那孩子一到春天就过敏,但夏天的时候,小王怕晒,是不是都贴着咱们走?”

“一到飘絮期,咱们就是被嫌弃的,习惯了就好了。”

来银创业 初露锋芒 逼退风沙

我是一棵河北杨,在上个世纪80年代落户银川后,和兄弟姐妹们手牵着手一次次逼退风沙,亲眼看着这座城市绿起来、美起来。

每年春天,我们的雌株在授粉后,都会产生一个个小蒴果,里面是我们的“孩子们”——芝麻粒大小的种子,为了让孩子们能去到更远的地方,我们为他们插上了翅膀——白色絮状茸毛,也就是大家见到的飞絮。

飞絮本身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是一种无害的自然现象,但是,一遇到阳光明媚、天气暖和、空气湿度小的天气,在光照、温度、风力的影响下,破裂的小蒴果也会增多,种子们随着风撒欢,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影响。

毛毛惹祸 中道崩殂 自惭形秽

首先,作为易燃物,春季杂草火灾中约40%由杨柳絮被引燃导致,这些白色毛毛看似柔软,实为“流动的火药桶”!消防实验显示:杨柳絮刚接触到打火机火苗2秒便爆出火球,5秒后,火苗便会随飞絮扩散。春天,白色毛毛堆积,确实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如果遇到火星、烟头或者淘气的孩子玩火,可能会带来火灾。

其次是过敏,虽然杨柳絮本身既不是污染物,也不引起过敏,但是它们极易携带灰尘、花粉等过敏原,引起皮肤瘙痒、过敏性鼻炎等症状。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影响大气监测站的准确度。

也难怪,每年杨柳絮纷飞的时候,都有不少人说:“谁知道飞絮太多应该向哪个部门投诉啊,我要受不了了!”“当初为什么要在市区种那么多杨树柳树啊!”“现在砍了换其他树行不行?”

想到这里,我不禁自惭形秽,低下了头。

回首往事 不求闻达 只为初心

但我们也不是一开始就被人嫌弃的。还记得刚来到这座城市时,绿化队的年轻姑娘小伙一铲一铲地为我们整地挖坑,他们的汗水为我们灌注了最初的养分,也为我们种下了“要让这里更绿更美”的初心。

那时我们耳边最常听到的是:“欢迎你们扎根银川,一定要好好长,好好活!”“杨树便宜、抗旱、成活率高、长得快、绿期长、生态效益也好,是现阶段最适合的树种了。”“现在的这些树,未来一定能为防风治沙起到关键作用!”

那时的银川,由于气候与地理原因,沙尘遮天蔽日,降尘量居高不下,生态环境脆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被选作先锋树种、当家树种绝非偶然。因为我们深达15米的根系网络能穿透板结的土壤,气孔可随沙尘浓度自动调节开合度,叶片表面的抗逆蛋白可以形成天然防沙盾,让我们在逆境中也能存活下来并发挥生态效益。一株成年杨树每年可固沙50立方米,滞尘16公斤。每公顷杨树林年固碳量达15吨,可释放氧气11吨。

被寄予厚望的我们全力生长,有效遏制了银川多年的风沙危害,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实现了先“绿”的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从小树苗成长为成熟的大树,来到青壮年阶段后,承担起了“延续下一代”的使命,飞絮开始渐渐产生……

大家帮忙由是感激期待改变

为了减少飞絮对市民生活的影响,银川的园林部门一直在努力,早期,会通过提前修剪枝干、用高压水枪冲洗来减少飘絮量。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会向树冠喷淋药剂,形成保护膜,促进花序快速成熟,同时,这层保护膜可以让柳絮不再乱飘,而是掉落到树下被人们清理。在飘絮期结束后,还会对我们进行打孔,注射花芽分化抑制剂,减少来年的飘絮量。

但杨柳絮漫天飘飞,防治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虽然这些防治方式本身对我们无害,但还是有一些树木因为打孔的损伤或是感病,树势渐颓乃至于失去生命。

现在,很多路段已经换上了飞絮较少的杨柳树种。在植绿的道路上,我们杨柳家族也不再“一家独大”,国槐、榆树等树种在我们“环保卫士”队伍中的占比不断提高。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希望能够尽快替换树种,减少杨柳絮。但其实,生态环境、物种结构的演变在自然界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若是一下把我们都砍掉,新的树木生长也需要时间,这可能会让昆虫小鸟“无家可归”,引发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让城市的天际线降低;并且砍树、处理、购买新的种苗、栽植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察纳雅言 与城共进 向绿而行

其实,对于不再是主流树种这一点,我们早有预料,也期盼着这一天早点到来。花草树木与城市共同成长,反映着城市的时代需求,折射着城市的发展进程,以前,银川亟待修复脆弱的生态环境,如今,银川变得山峦叠翠、碧水澄澈、万物和谐共生,更需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减少安全隐患。银川市积极防治,替换树种,向绿而行,让这座城市越来越美,让这里的人们越来越幸福。

对于树木来说,100年是一个分水岭,超过100年的树会被冠以古树之名,聚集的古树则被称为古树群,我们距离成为古树还有几十年。希望未来,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也能成为银川最靓的古树群,成为生态修复的“活答卷”,用年轮记载这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修复的美丽故事。

飞絮高发期来了 银川这样综合防治

本报讯(记者 陈星彤)4月16日,银川市2025年杨柳飞絮综合防治专项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前部署防治工作,全力保障市民平安度过飞絮期。园林、城管、环卫、网信、公安、应急等多部门将协同合作,通过物理防控、化学干预、全民动员等系统性措施,着力降低飞絮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据《杨柳飞絮始飞期预报》显示,随着近期气温回升,银川城区预计于4月15日至18日进入杨柳絮始飞期,5月下旬基本结束,高发时段一般在每天上午10时~下午4时。

会议强调,要多部门协同合力,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园林部门要全力提供技术支持,统筹防治工作;城管部门要负责出动雾炮车等设备以及环卫工人,配合进行物理防治,加强道路清扫;公安部门要加强安全管理,防止火灾等事故发生;应急管理局要加强风险排查,制定应急预案;网信办要建立舆情监测系统,引导市民正确认识杨柳絮防治工作;主流媒体平台要通过多媒体、多渠道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回应市民关切。同时,通过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做好科普,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杨柳絮防治工作,加强安全意识。

会上记者了解到,为有效应对杨柳飞絮问题,银川市制定了《2025年杨柳飞絮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目前,我市已投入80万元财政资金,完成药剂采购相关工作。飘絮期开始后立即进行物理防治,每日上午8时、下午3时开展雾炮车作业,向杨柳树冠喷洒飘绿絮清。飞絮期结束后25~50日内,还将通过打孔注药方式向树干注射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抑制花芽分化,减少来年飞絮量。

记者 陈星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