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锦绣苑社区,有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王秀萍。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用不离不弃的爱诠释着夫妻深情与家庭责任。
风雨同舟 用爱撑起一片天
2003年6月,王秀萍的公公因为脑梗发作住进了医院。当时,她的丈夫张汴生下岗在家悉心照料患病的父亲。然而,因过度劳累,本身患有高血压的张汴生突发脑出血导致昏迷,医院接连发出3次病危通知书。彼时,公公尚在病榻,女儿正值升高中的关键时期,多重打击让王秀萍感觉如遭雷击。幸运的是,张汴生经抢救苏醒了过来,但落下左半身偏瘫。
出院后的张汴生嘴歪语塞,丧失行动能力,连穿衣、吃饭等基本生活都无法自理。为了全心照顾丈夫,王秀萍果断辞去工作。起初,她和女儿一起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行动不便的张汴生,帮助他练习站立、挪步。在康复过程中,张汴生常常不慎跌倒,身上伤痕累累。但王秀萍从未放弃,没日没夜地照料着丈夫,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不向命运低头,不能被生活击垮,所以我必须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每一天。”她用坚韧与执着,守护着这个家,她的事迹也赢得了邻里的一致称赞。多年的付出让她收获荣誉,其家庭先后被评为金凤区“五好文明家庭”、自治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
大爱延续 生命接力诠释奉献
一次偶然的机会,锦绣苑社区与共驻共建单位自治区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其中关于眼角膜捐献的宣传内容,在王秀萍夫妇心中种下了奉献的种子,他们决定捐献眼角膜,为更多家庭送去光明和希望。
今年3月,王秀萍的丈夫不幸离世。带着早已坚定的信念,她郑重地在眼角膜捐献书上签下自己和丈夫的名字,成为生命接力的“践行者”。“生命因短暂而珍贵,更因奉献而永恒。在我们的影响下,女儿也十分支持我们的决定,不仅赞同捐献眼角膜,还选择树葬。这是一名普通党员内心的坚守,更是一个家庭的无私奉献。”王秀萍话语坚定,展现出高尚的精神境界。从守护家庭到奉献社会,王秀萍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人间大爱,让生命的意义在奉献中得到升华。
记者 吴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