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眼睑分泌物透露的健康信号 你注意到了吗? 2025年04月30日  王敏

清晨推开窗,阳光穿过睫毛的间隙,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地揉揉眼睛,指腹触碰到的那抹湿润黏稠的分泌物,就是伴随我们的眼睑分泌物,俗称“眼屎”。“眼睑分泌物也能传递出健康信号,它的颜色、质地、数量发生变化,都可能暗藏玄机。”银川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李菊花介绍说。

眼睑分泌物是眼健康“晴雨表”

正常生理状态下,眼睑分泌物是眼部自洁机制的产物。李菊花解释说,睑板腺分泌的油脂、结膜杯状细胞产生的黏液、脱落的角膜上皮细胞,共同构成了眼睑分泌物。它如同天然的“护眼膜”,在我们睡眠时保护眼球不受外界刺激。健康人群晨起后,眼睑出现的少量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分泌物,会在眨眼时被泪液冲刷,通常不会影响视觉。

79岁的马奶奶右眼持续流泪,黏液状分泌物增多,就医检查后发现她下睑内翻致使睫毛摩擦角膜,睑结膜已出现点状溃疡。

其实,在未出现其他症状时,单纯眼睑分泌物量增多,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亚健康信号。李菊花回忆道:“有一位女患者,连续熬夜后眼睑出现白色丝状分泌物,伴有轻微干涩。通过检查发现,她是睑板腺功能轻微紊乱,我建议她调整作息配合中药熏蒸,一周后眼睑就恢复正常。”

五色辨疾为眼部健康预警

当眼睑分泌物出现颜色等性状变化时,就需要警惕眼部疾病。

李菊花用“五色辨疾”理论进行了解释,比如眼睑金黄色脓性分泌物常提示细菌性结膜炎,这类患者常伴有眼睑红肿、灼痛;眼睑出现黏稠的乳白色分泌物,多见于病毒性感染,如腺病毒引发的流行性眼角结膜炎;眼睑出现水样分泌物,则与过敏或病毒刺激相关。

32岁的赵女士双眼突发大量胶水状分泌物,晨起时上下睑缘粘连难以睁眼。“这是病毒性结膜炎的典型表现。”李菊花指着检查报告解释,“结膜滤泡增生如沙粒,角膜缘充血呈玫瑰红色。我们采用银翘散加减方配合冷藏蒲公英汁湿敷,特别叮嘱患者单独使用面巾并煮沸消毒,五天后分泌物就可以变稀薄。”

58岁的周师傅则呈现另一种症状。从去年冬天开始,他的眼角总会出现清稀如水样分泌物,晨起时甚至凝结成冰晶状。“通过舌诊,他齿痕明显如波浪,脉沉细如丝线,这是寒湿困脾的典型表现。”李菊花解释说。

肝目相系 中医辨识有良方

在中医理论中,“肝开窍于目”的经典论述揭示了脏腑与眼健康的深层联系。李菊花指出,肝胆湿热易致眼睑分泌物黄稠,肝火上炎则多见目赤眵多。52岁的王先生连续三周应酬后,他的眼睑堆积了黄绿色拉丝状分泌物,舌苔黄腻如腐乳。这是脾胃湿热上犯睑板腺。

另一位因家庭矛盾焦虑的女士,晨起时眼睑堆积黄绿色分泌物,舌边红绛如朱砂。“这种情况就属于肝气郁而化火,需疏泄并举。有的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会出现眼睑血性分泌物,伴失眠多梦、舌尖溃疡。这是心火亢盛迫血妄行,需清心火、养心阴。”李菊花补充说。

明眸有道 日常护眼有窍门

对于眼睑分泌物异常的预防,李菊花提出以下调养建议。

日常应保持眼睑清洁,建议用40℃热毛巾早晚敷眼。

调节作息规律,尤其避免子时(23:00~次日1:00)熬夜,此时肝经值班,静卧方能养血明目。护眼饮食推荐枸杞菊花茶、决明子粥等药膳,忌食辛辣炙烤之物。

花粉过敏患者可以制作防风药枕:将薄荷、苍耳子、辛夷等药材装入棉布囊。夜间呼吸间药性渗透,晨起眼睑分泌物可明显减少。这种将治疗融入生活细节的方法,体现着中医“治未病”的智慧。

“曾有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自行购买激素类眼药水导致眼睑分泌物增多。”李菊花提醒,“不当用药可能引发继发性青光眼。”她建议眼睑分泌物异常超过三日,或伴随视力模糊、畏光流泪时,务必及时就医。

护眼小贴士

●中药熏蒸护睑法‌

晨起可用桑叶、菊花各5克煮水,待水温降至40℃时以棉片浸透,闭目湿敷10分钟。此法能疏通睑板腺,尤其适合长期用眼过度者。

●穴位按摩缓疲劳‌

每日按压攒竹(眉头凹陷)、四白(瞳孔直下1寸)两穴,每穴顺时针揉按36次。“就像给眼睛做瑜伽,能改善眼部局部气血循环。”李菊花特别指出,眼周皮肤薄嫩,按摩前需清洁双手并修剪指甲。

●饮食调护分体质

常眼干者可用枸杞10粒、石斛3克泡茶饮用;眼睑分泌物黏稠者宜饮荷叶决明子茶。但脾胃虚寒者忌食菊花,可改食山药小米粥温养。

●屏幕使用三三制‌

每看屏幕30分钟,远眺3米外景物30秒,同时做3次完全眨眼(上下睑完全闭合)。

●夜间护眼黄金期‌

睡前两小时避免蓝光刺激,可用加热到45℃的决明子药枕热敷颈后风池穴,如同给眼睛“充电”。

提醒

慢性病患者定期查眼睛

另外,建议慢性病患者定期检查眼压和角膜状态。糖尿病患者最好每月检查睑缘,高血压患者日常忌用力揉眼。因为这些人群睑板腺更易受损,建议使用医用棉签清洁眼睑分泌物。

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