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从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停车场出来,一路向西,驶向贺兰山。白天的气温已经升至20摄氏度,但清晰度不高,中午出门,从沈阳路上远望贺兰山,只是一个朦胧的轮廓,像清淡的水墨画。夜晚的贺兰山加重了色彩,比夜色更浓,黑黢黢,横亘在眼前,像沉睡的巨龙。
下午开始起风了,挤在人群中看演出,冷得瑟瑟发抖。从城门出来时,心里笑了,从两点多等到七点多,最终还是放弃了大戏,这遗憾满满的人生,每天都在画加号。
车里暖和多了。身上一热,心里的不甘就像春天的小草一样冒出来,觉得没玩尽兴,索性往贺兰山边走,看看夜晚的山和白天的山,有什么不同。之前其实走过一次,从阿拉善回银川,临近深夜,纵穿山腹,但因下坡路偏多,加了减速带,弹来弹去,把我弹晕车了,昏昏沉沉闭着眼,窗外的山和夜融为一体,都成了窗幔。
这次走,明显是驶向一种更深的黑暗里。山体磅礴,夜色像晕开的水纹,环绕着山峰,一深一浅,两种黑交织在一起,引诱着我们。路灯稀少,照亮仅仅凭借车子自身的远近光,有一种孤独决绝的无助感。突然想起小时候走夜路,周围一片漆黑,只有手电筒的一束光,照出伞的形状,晃动着落在路上。路不平,坑坑洼洼,常常走得一脚深,一脚浅,不敢回头,身后蔓延的黑暗像怪兽,仿佛时刻会将自己吞没。
那种恐惧深深印刻在记忆里,年龄长了,性情变了,对黑暗的畏惧却像一道疤,始终无法抚平。很快到了山边,我们被黑完全吸纳了。车子左拐,走上滚苏公路,几乎擦着山脚行走。白天时,能看到大片荒滩,杂草和鹅卵石的点缀延伸了公路到山的距离,但在夜晚,窗外寂静的素黑吞没了一切,我们和山,相依相偎。
路灯稀疏,依旧靠着车子的光照亮,偶尔照到一块蓝色标识牌,反光的牌面像蓝色的荧屏,忽略上面的文字提示,反倒给人一种明亮的安慰感。偶尔遇到一辆对向来车,默契地变换灯光,各自靠边行驶,小心避让。远远地,突然看见山腰处有点点灯光,八九盏之多,惊呼之余,才想起是拜寺口双塔,这是贺兰山下我最喜欢来的一处地方。塔身玲珑,塔基肃然,顺着舒缓的山坡爬上去,可以看到东边开阔的荒滩。
车子没有减速,双塔的灯光很快在我们身后。车子驶上新小公路,眼前的景致一下变了,路灯增多,路旁两排高大的白杨树,像帅气英俊的卫兵,英姿飒爽地守卫着过路的车辆行人。
夜的黑和山的黑都被隔离在树之外,目光所及,全是光亮,心情也放松下来。车子急速地驶向城市,车里的歌唱着:若是月亮还没来,路灯也可照窗台,照着白色的山茶花微微开……
车子拐到沈阳路,整座城市灯火通明,我们好像不是走在夜晚,而是走向另一个白天。回想往山下行走的路,如同走向看不见的未来,因为模糊,因为黑暗,所以内心不安。或者,对过往的生活更宽待一点,对今天的选择更坚定一些,无论是夜行贺兰山,还是面对未知的明天,我们都会心生莲花,坦然且勇敢。
何草(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