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金牌讲解员万苗 让景点开口说话让游客“看见”温度 2025年05月04日  鲍淑玲

“五一”假期首日,镇北堡西部影城人头攒动,“00后”讲解员万苗正举着扩音器穿行在黄土夯筑的城堡间。她沙哑的嗓音里仍带着蓬勃朝气:“您脚下的砖石见证过紫霞仙子的剑影,左手边这片马厩是《红高粱》里颠花轿的取景地……”这是她今天带的第六批游客,也是她在镇北堡西部影城度过的第七个劳动节。

2018年初入职时,这位扎着马尾辫的姑娘曾因背错《大话西游》台词被影迷当场纠正,面对老年游客的方言提问也曾被急得面红耳赤。面对一系列问题,万苗逐渐意识到讲解工作最主要的是要和游客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景区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她每晚熬夜整理影视资料,标注易错点,向部门资深讲解员学习宁夏方言和民俗谚语,观察资深讲解员如何用肢体语言吸引游客。直到找到了自己的“节奏”逐渐从一位实习讲解员蜕变成景区的一级讲解员,能根据游客的需求调整讲解风格,形成个人特色。如今,她的讲解器里装着三个版本的解说词:为年轻人准备的“影视穿越之旅”穿插着网红打卡攻略,给银发族的历史文化专线配备着老照片对比图册,带孩子的家庭总能意外发现她口袋里备着“通关文牒”互动道具。

“真正的讲解不是复读机,而是要让景点开口说话。”万苗翻开随身携带的“葵花宝典”,泛黄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方言俚语、影视冷知识和游客高频问题。面对日均10小时、接待200余人次的工作强度,这位“活地图”练就了特殊本领:能边倒走讲解边用余光护住蹦跳的孩童,能用《大话西游》台词即时安抚因排队焦躁的游客,甚至通过观察游客鞋面浮尘判断该推荐室内展馆还是户外路线。“五一”期间,她创新推出的“电影盲盒打卡”广受好评,游客随机抽取剧照按图索骥,既分流了人群又增添了探索乐趣。

当最后一批游客在夕阳中散去,万苗轻抚着《黄河谣》取景地的木轮车架微笑道:“景区的一砖一瓦都有历史,我要做的不是复述,而是让游客‘看见’背后的温度。7年服务15万人次,最骄傲的不是零投诉记录,而是让天南海北的游客带着故事离开。”

记者 鲍淑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