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洼路村的温室大棚,你会看到一个个金黄色的果实挂满枝头,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这是当地农民种植的人参果。这种学名香瓜茄的水果,正在成为银川农业的一枚新名片。
A 一颗果实的奇妙旅程
相信不少人听到“人参果”这个名字,第一时间会想到《西游记》里的情节。现实中,人参果(香瓜茄)的历史,也像一出跨越时空的“漫游记”。这种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水果,在当地有久远的种植史,印加人称之为“太阳神的礼物”。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将它带到欧洲。上世纪80年代,这种水果的种子随着国际农业交流来到中国云南,在石林县试种成功。有趣的是,最初农民们都不愿种这种“洋茄子”,直到农科人员发现它切开后形似寿桃,才借《西游记》中的“人参果”之名打开了销路。
如今,这种热带水果在西北银川也安了家。掌政镇洼路村的农民马占福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人参果苗时的情形:“那会儿大家都说,咱们这儿种玉米都费劲,还能种这稀罕物?”
但事实证明,银川的气候意外地适合人参果生长。这里年均2800小时的充足日照,加上15℃左右的昼夜温差,让果实积累了充足的糖分。黄河水灌溉带来的矿物质,更赋予了果实独特的风味。如今,洼路村的人参果甜度能达到14度以上,比原产地还要甜。
B 理想的“轻食水果”
切开一颗成熟的人参果,半透明的果肉里嵌着芝麻大小的籽粒,汁水丰盈。尝一口,先是蜜瓜般的清甜,接着是雪梨似的爽脆,最后竟有一丝奶香回味。
与常见水果相比,它的甜度更内敛,糖度在12~15度,既不像芒果那样浓烈,也不似苹果那般“淡定”。果肉中的芝麻状籽粒在咀嚼时会发出轻微的“咯吱”声,这种特殊的口感让不少第一次品尝的人印象深刻。
在银川人的巧手烹制下,人参果已打破鲜食的界限,演绎出层次丰富的味蕾交响。冰镇糖渍就是一种颇受青睐的消暑“秘方”——去皮后果肉切成骰子块,浸入当地土蜂蜜与薄荷叶调配的糖水中冷藏,清甜中透着丝丝凉意,成为夏日的“解暑神器”。而在深秋时节,巧手的美食者会将人参果与宁夏红枸杞以2:1比例慢火熬煮果酱,绛红色的浓稠果胶涂抹在烤馍片上,果香与麦香交织出塞上特有的甜蜜风味。
“现在很多南方水果都可以在银川买到,很方便,可以做很多创意的搭配。”美食达人张珂说,尤其是人参果,又被称作“营养小金矿”,其果肉富含十几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每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高达32毫克,是苹果的8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果肉中特有的皂苷成分具有抗氧化功能,而半透明果胶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还能在胃部形成保护膜。“人参果高营养密度、低热量负担的特点,让它成为现在很多人理想的‘轻食水果’。”张珂说。
记者 王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