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旅行中晕车、晕船、晕机,原本快乐的旅行就大打折扣了。有的人一乘坐交通工具就产生不适感,眩晕、恶心、出汗、呕吐等症状接踵而至。其实,晕车、晕船、晕机是一种病,在医学上被称为晕动症。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很多人坐车容易晕车,但当他们自己开车时却神清气爽。这又是为什么呢?本期,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邓斌为大家揭开晕动症背后的谜团。
晕动症和体内平衡系统有关
28岁的李欣(化名)是银川一家商城的销售人员,平时性格开朗的她一提到坐车就满脸愁容。李欣从小就有晕车的毛病,每次长途旅行或者节假日回老家,对她来说都是一场噩梦。车刚启动不久,她就感觉头晕目眩,胃里翻江倒海,那种难受劲儿,简直比生病还痛苦。
李欣的症状,就是典型的晕动症。那么,晕动症是怎么发生的?邓斌介绍,这是一种由于感官输入不一致信息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应,主要与大脑、眼睛和前庭系统相关。“我们的内耳中有一个前庭系统,负责感知身体的平衡和运动,而眼睛则感知外界的景象,当前庭系统和眼睛感知的信息不一致时,人体便会出现晕动症的症状。例如,当你坐在车里,车窗外的景象通常会较快地变化,但你自己的身体却坐着不动保持静止状态。这种视觉上的快速运动与前庭所感知的静止状态发生了冲突,导致大脑感到困惑,产生恶心、头晕等不适症状,这就是晕车。”
哪些人更容易晕车?
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的晕动易感性更高,特别是孕妇和经期女性症状会更加明显,且女性的晕动病史比男性更严重。患有偏头痛的人群更易出现晕动症。此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背景。
另外,睡眠不足、情绪不佳、焦虑,均是晕车的诱发因素。焦虑是影响晕动症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你可能发现了,乘车时,坐在后排往往比前排更容易晕车,这是为什么?因为坐在车后排座无法保证宽阔的视野,当你耳朵里的平衡器官正在适应向前移动的速度时,眼睛却没有充足的视野来认定自己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如果此时眼睛盯住车辆内部的物体,大脑就会收到“没有移动”的信号,造成内耳和大脑信息不同步,进而出现晕车症状。
为什么有人坐车晕而开车不晕?
市民吴女士很纳闷,自己开车时精神抖擞,并没有晕车的感觉,可一旦乘坐别人开的车,晕车的症状就来了。
对此,邓斌解释说,这是因为,当这些人在开车时,对方向改变、加速减速都有预判,每一次的预判,都是眼睛跟大脑说“我要动了”,避免了眼睛与前庭传达信息不一致;此外,开车时的精神高度集中,属于高级中枢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会对属于低级中枢的前庭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两个因素综合后,驾驶者就不容易产生晕车感。相比之下,乘客在车内往往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他们无法预知车辆的下一步动作,只能在车辆运动发生后,由前庭感知到身体的位移变化。
同时,如果车内空气不流通、气味刺鼻、温度过高或过低,乘车者有饥饿、低血压、低血糖等,都可能加重晕车症状。
减轻晕动症的小妙招
乘坐交通工具时,如何减轻晕动症的发生?邓斌说,这里有几个小妙招,不妨一试。
01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行程前1小时不进食,减轻胃肠负担,短途空腹,长途清淡少量饮食,携带糖果补充血糖。
02 乘坐交通工具前,适当吃点柠檬、橘子、桃子等水果,有助消除恶心感。
03 容易晕车的人,坐车时尽可能坐在前排,选择与车前进方向一致的座位,入座后将头部紧靠椅背固定,尽量避免头部大幅度晃动,尽可能眼望远处。乘车时,避免玩手机和阅读,也不要一直盯着外面呼啸而过的各种景物。
04 如果是乘坐飞机,尽量选择靠近机翼并且靠窗的位置,或尽量靠前的窗边;乘船也宜选择靠前或中间的临水位置。当然,有条件躺下时,平躺最佳。
05 晕动症严重者,在出行前半小时可口服晕车药物,也可以使用晕车贴。
06 日常生活中,在身体可承受范围内,多做转头、弯腰、下蹲等动作,或通过多玩旋转椅、秋千、单双杠等运动项目,来增加前庭系统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小贴士
出现头晕不一定都是晕动症
邓斌最后提醒,出现头晕或眩晕症状不一定就是晕动症!头晕、眩晕是一种症状,病因有很多,涉及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眼科、神经外科等多个科室,比较常见的病因包括耳石症、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高血压等。如果出现频繁或严重的头晕或眩晕症状,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如严重头痛、平衡不稳、耳鸣、听力下降、讲话困难等,应该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病因。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