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晚会在上海市隆重举行。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旦角演员黄瑞妮凭借在秦腔《赵五娘》中精湛而全面的表演技艺,摘得本届“梅花奖”。至此,历年以来,宁夏已共有8人9次摘得“梅花奖”这一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
从舞蹈到戏曲
从小喜欢舞蹈的黄瑞妮,是2001年进入固原市秦腔剧团少艺中心学习舞蹈的,2005年进入固原市民族歌舞团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本以为自己要一辈子走专业舞蹈演员的路了”,却没想到在2009年这年,人生轨迹有了重大的转折。
“在一次演出结束后,柳萍老师专门找到我,她建议我转型跟她去学戏曲,当时意外又惊喜!”黄瑞妮说,当时内心非常忐忑,因为自己对于戏曲一窍不通,又是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也没有亲人在身边,自己选择从头开始是需要下很大的勇气的。“但柳萍老师非常鼓励我,让我下定了决心。”
然而,转型之路比黄瑞妮想象的远要难。尤其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十年的舞蹈基本功,竟然在此时成了学戏的“绊脚石”。“因为这两种艺术表达形式,对身体的具体要求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舞蹈讲究的是放,脚背要绷直,脚尖着地,头要尽量抬起来;但戏曲讲究的是收,尤其是传统戏里的闺阁旦,要含胸、低头,走路也是脚跟着地。为了从过去的习惯里切换过来,在之后的很多年,我一直通过高强度的练习来让自己熟悉戏曲的基本功。”现在说起那时候练功的每一天,黄瑞妮还是很感慨,“虽然辛苦,但越练越喜欢,很值得。”
一个全新的“赵五娘”
这次黄瑞妮凭借在秦腔《赵五娘》中精湛而全面的表演技艺,摘得本届“梅花奖”,让更多人不仅看到了她的技艺,也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赵五娘”。
黄瑞妮介绍说,《赵五娘》又名《丹青泪》,是一部传统戏曲作品,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讲述了东汉末年,陈留秀才蔡伯喈得中状元后被强逼招赘。其妻子赵五娘在家中经历饥荒,艰难养老,剪发葬亲,承受着巨大的生活艰辛。为了寻找离散的丈夫,她不顾路途艰险,历经磨难,最终与丈夫相认。然而,在团圆之际,一道圣旨令五娘入庵为尼,她悲愤之下血溅皇匾,饮恨而终。
在5月14日的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演出中,黄瑞妮将丰富的人生体验与生动的表演融为一体,她的舞台表演嗓音清亮、节奏把握得当,收获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评委的高度评价。
“剧院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对《赵五娘》进行了大胆创新。”黄瑞妮介绍说,剧院精心创作了一段在赵五娘吃糠、公婆去世后的情感唱段,既融入了南方剧种细腻的情感表达,又保留了秦腔的舞蹈元素和现代艺术手法,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所以这一版的《赵五娘》,既传承了传统戏曲的精髓,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对演员的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崭新的开始
黄瑞妮说,在艺术表现上,《赵五娘》这部戏要求演员通过唱腔、身段和情绪变化,以“哀而不伤”的演唱风格,展现出人物的悲情,同时要凸显其高洁品德,“赵五娘有着复杂的情感,为了深入了解赵五娘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历程,通过柳萍老师的帮助,我通过反复研读剧本,不仅注重唱腔和表演的提升,还特别关注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也是因为更加注重人物内在情感的表达,才让赵五娘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富艺术感染力。”黄瑞妮说,自己与《赵五娘》这部戏已经“相伴”十余年,在不断打磨角色的过程中,自己一直收获、提升着。此次“老戏新唱”,对自己而言,又是一次有价值的磨练。多年的艺术生涯中,黄瑞妮不断精进自己的表演技艺,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她先后出演过《打神告庙》《天女散花》《武松杀嫂》《杀狗劝妻》《赵五娘》《哑女告状》等多部经典剧目,并在现代戏三部曲《狗儿爷涅槃》中饰演祁小梦,在《王贵与李香香》中饰演李香香,展现了她扎实的表演功底和多样的艺术才能。
黄瑞妮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2015年,她在黄河流域九省区红梅大赛中获得银奖;2021年,获首届中国秦腔优秀剧目展演优秀演出奖;2024年,主演《赵五娘》荣获第七届黄河流域红梅大赛金奖,并在第十届秦腔艺术节上被评为表演艺术传承新星。
“对我来说,这次获得‘梅花奖’,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我会继续努力,好好演戏。”黄瑞妮说。
记者 王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