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岩画镌刻在石头上,灯光亮起时,小石头发出闪烁的光芒;西夏文物以古韵冰箱贴的形式来到大众面前,让人眼前一亮……近日,由郝氏砚阁开发的文创新品牌“禧见宁夏”文创系列,将沙坡头的景致、西夏陵的文物都化作了充满诗意的生活小物。这些带着千年历史温度的创意,正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讲述着塞上江南的奇幻故事。
01
文物冰箱贴会“说话”的历史
最近,在2025(宁夏·银川)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文创展区上,一组精美的西夏文物复刻系列冰箱贴吸引了许多参观者的目光。
打开“禧见宁夏”冰箱贴礼盒,就像拆开一封穿越千年的时空信件。其中,出土于西夏陵、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西夏时期最大绿釉鸱吻,被制作成了精美的冰箱贴;而莲花纹砖让人感受到古人雕刻时的匠心,既寓意“步步生莲”,也象征着“好运连连”。
郝氏砚阁负责人赵悦负责文创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对这些产品如数家珍。她介绍,四年前公司就开始将目光投向年轻市场:“我们发现,传统工艺需要融入新设计,才能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让更多人了解它。”于是团队开发了贺兰石系列产品,包括贺兰石与皮具结合的吊坠,以及设计雅致清秀的“贺兰·笺”系列,让贺兰石变成“可以阅读的书”。
今年,团队将视野拓展至沙坡头文化和西夏陵,创立了新品牌“禧见宁夏”。
02
既要还原也要有美感
如何从地域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深度诠释西夏陵的文化内涵?赵悦表示,团队尝试过多种方案,最终决定通过还原精美文物形态和考古现场的方式呈现,并确保呈现效果具有艺术美感。
以“西夏建筑脊兽系列”冰箱贴为例,近距离观察可以看到屋脊上的鸱吻、妙音鸟、海狮、摩羯与螭首等元素,不仅还原度高,还精致耐看,充满艺术韵味。赵悦特别提到绿釉鸱吻冰箱贴的创作过程:“我们前后找了三位建模师和两家厂商,第一版效果不理想,虽然有些沮丧,但我们决定继续优化。第二版调整后,整体形态更协调了。”她解释道,绿釉鸱吻原本是龙首鱼身的造型,龙首和鱼身分别烧制后组合而成,鱼身布满鳞纹,尾部上翘。但完全按文物比例制作时,发现冰箱贴显得不够灵动。经过调整鱼尾造型,使其更显俏皮,终于达到了理想效果。
另一款“探秘西夏考古系列”冰箱贴则致力于还原考古现场,打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从建模、修改模具到打样,我们反复调整了三四次才成功。”赵悦说。这些文创产品投放景区后广受游客好评,许多游客反馈,这些西夏陵主题文创令人耳目一新。
03
以女性视角
解锁文化魅力
在文化创意的探索之路上,“禧见宁夏”文创系列另辟蹊径,以“女性的力量”为独特视角,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团队围绕“西夏人的春夏秋冬”主题,打造出一系列别具匠心的文创产品。
其中,西夏香事香挂与官禄佳人镜子等单品,从设计理念到使用场景都融入了女性化元素。赵悦介绍道,团队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后发现,西夏女性形象更具英姿飒爽的特质。因此,设计师们以细腻的笔触重新诠释西夏文化,既保留了历史厚重感,又展现出独特的女性魅力。这些文创产品犹如时空纽带,让现代女性在使用时能穿越千年,感受西夏王朝的别样风情。
产品上市后,西夏香事系列香挂尤其受到女性消费者青睐。其设计采用淡雅的黄、绿、粉为主色调,并赋予“花漫春山”“雨后戈壁”“风起旷野”“雪落贺兰”等富有诗意的名称。这些香挂散发着幽幽古韵,完美诠释了现代女性钟爱的雅致情怀。
04
让更多的人看见宁夏
在文化传承与推广方面,赵悦介绍道,团队积极与景区开展研学合作,通过精心设计的文化课程,带领参与者深度体验西夏文化魅力。例如,在贺兰石雕刻课程中,学员们亲手雕琢贺兰石,将西夏文化元素融入每一道刻痕,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在实践中真切感受到西夏文化的深厚底蕴。
作为西夏文化的重要象征,西夏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团队致力于挖掘在地域文化元素,通过开发多元文创产品和研学活动,助力西夏陵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西夏文化。
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文创产品一经面世就广受消费者青睐。它们以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设计,展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赵悦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西夏文化,不断创新探索,让小小的文创产品承载更多文化符号,成为传播宁夏文化的重要载体。
记者 冯元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