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起,民航局新规正式实施,明确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记者调查发现,新规实施后,消费者在查询召回信息、处置不合格充电宝等方面面临诸多困扰:部分商家召回服务“形同虚设”,机场自弃充电宝疑被倒卖至二手平台,更有电商仍在公然售卖3C假贴纸。律师提醒,伪造认证标志将面临法律严惩,最高可追究刑事责任。
消费者查询召回信息困难
怎么查询要靠看攻略
近期,国内有多个头部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撤销或暂停了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3C认证。例如,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就宣布召回49.1万台充电宝,而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随后宣布召回7个型号总计超71万件基础款移动电源。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消费者不知道自己的充电宝是不是属于召回范围。有消费者支招称,可以登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记者按照网上的“攻略”登录该平台后,在“认证结果查询”栏输入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名字,网页上立刻显示出该公司的一系列证书列表。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记者发现,被暂停的证书数量众多,消费者很难通过此种方法快速便捷查询到自己的充电宝是否属于被召回产品。
其实这并不是最佳的方法,记者发现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网站上,专门设立了“消费品召回”专栏,汇总了全国各类召回信息。记者以“移动电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罗马仕等多家企业的召回信息立刻被列出,但自己的充电宝是否属召回范畴,仍得从众多信息中筛查。
也有人支招,可以与购物平台的商家联系,咨询召回事宜。记者登录电商平台ANKER安克官方旗舰店,一点开客服对话框,客服立刻推送了多条备答问题,其中“召回批次查验入口”“如何查询召回进度”等与召回相关的热门问题均被列入其中。看来,与商家联系是最高效的方法。
机场自弃充电宝
疑流入二手平台
“违禁品滞留二手充电宝,20000以上毫安的都能用,什么品牌都有,随机发货。都是各种渠道收来的货,也有些库存尾货,懂的都懂!”有卖家如此描述。还有卖家直接挑明,称是从机场拿的货。“机场拿的一批二手充电宝,特价处理,大概能充3次,质量问题七天无理由退货。”另一个帖子关于充电宝的介绍也是直接明了,“机场查收的充电宝,不能带上飞机,便宜处理,品牌款式颜色随机发货,约能给手机充满电2次,包邮!”记者注意到,这些充电宝的价格很低,基本是30元左右,而对这样的售卖帖,关注的人还很多,甚至不少人表达了“想要”。记者也给相关卖家留言,询问充电宝的具体来源,不过未得到回复。
二手平台兜售的是不是“滞留”机场的充电宝尚无法得到求证,不过,与之相关联的问题来了,机场一般会如何处置旅客自弃的充电宝呢?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充电宝内含有的锂电池属于危险物品,机场会与专业回收单位进行交接处理。“至于是否可以邮寄,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快递公司,由快递物流公司进行解答。因为快递政策不断变动。”机场方面也建议,广大旅客出行前提前自查充电宝型号,或将不符合要求的充电宝交由送行人员带回。
电商平台售3C假贴纸
律师警示法律风险
记者注意到,目前在一些购物平台上仍有商家售卖3C认证的标签贴纸。相关截图显示,只需要几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贴纸。记者致电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只有自带3C认证的充电宝才可以带上飞机。“无论是有认证无标识还是标识被磨掉的充电宝都不行,自己贴上去的更不可以。”工作人员表示,即便是确有认证或原本有标识的充电宝,自行贴上标签也是不可以的。
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表示,随意张贴相关认证标识,根据行为主体和造成后果的不同,可能会被追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根据《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条规定,自行制作与国家3C认证标志相同或近似的贴纸,属于“伪造、变造认证标志”,可处2万至10万元罚款。若将假贴纸用于未认证产品,依据《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可按“销售未经强制性认证产品”处理,处5万至20万元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
许浩介绍,若虚假认证产品存在质量缺陷,且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可能触犯《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销售伪劣产品罪。此外,擅自生产销售3C标识还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的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平台未尽审核义务导致虚假认证产品流通,生产者、销售者需与平台对消费者损失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有权退货退款并要求三倍赔偿。
综合《北京晚报》《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