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到森林里去漫步,看到一个粗壮的树桩,用手抚摸着树桩一圈圈的年轮,让我不禁思绪万千。树的年轮里,藏着时光的密码。春看新绿啄破冻土,夏听蝉鸣拂过柳丝叩击云端,秋赏果树把日月酿成斑斓的果实,冬观松针在霜雪间刻下清劲的诗行……万千姿态的树,都以年轮为纸,写下同一种坚韧:一半根须在黑暗里编织大地的经纬,一半枝叶在天光下舒展生命的羽翼。它们从不向谁攀附,也不四处寻觅,只以沉默的纹路,圈住风雨,守住风骨。
打铁花的星火,曾是宋元夜色里最炽热的年轮。那“火树银花”的绝技,在清代的天空下烧得更旺,却因烈焰噬人的风险,渐渐在时光里淡成浅痕。三年前,江寻千在屏幕上撞见那片金色雨帘撞向夜空,心湖被烫出一圈涟漪——这抹非遗的光,该有新的年轮。他踏遍山河找传承人,从熔铁的温度学起,让飞溅的火花在掌心刻下勇气的纹路。毕竟,打铁花的精髓不在技巧,而在敢让烈火在眼前炸开的肝胆。三十个日夜的淬火,他终于让那片星火重绽,为濒危的技艺添上一圈滚烫的年轮,让传统在新时代继续生长。
1987年的杭州,宗庆后种下了“娃哈哈”这棵苗。从青丝到白发,他亲手为这棵树添上每一圈年轮:步履如根系深扎市场,作风似树皮质朴无华。三次站上中国首富的枝头,人们却更爱他年轮里的“布鞋”印记——那双布鞋陪他走过城乡的角落,把“造福百姓”四个字,一圈圈刻进企业的生命里。他用财富浇灌教育的幼苗,为山区送去暖阳,扶危济困时从不吝啬,让这棵为民而生的树,枝丫上挂满万家灯火。年轮里记着他的坚守:枝叶所及,是人间晴朗。
江苏农村的田埂上,赵亚夫把自己活成了一棵“农”字年轮的树。数十年间,他以科技为肥,让“水田保粮、岗坡致富”的理念,在泥土里长出一圈圈扎实的根。退休后,他化作志愿者回到老区,脚踩泥土教农户侍弄庄稼,年轮里便多了许多与农民并肩的晨昏。他和乡亲们在田垄间铺就共同富裕的路,让每一圈年轮都结着饱满的稻穗——这棵长在农田里的树,年轮里写满“耕耘”二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个人都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每棵树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有的守护传统,有的庇佑民生,有的滋养大地,有的承载希望。当这些根系相连、枝叶相交,便长成了一片郁郁苍苍的森林。那一圈圈沉默的年轮纹路里,藏着的,正是一个民族向上的力量,在大地上写就的华美诗章。
小记者:马翀征
宁夏岳麓高级中学高一年级(5)班
指导老师:陈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