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走进“山河稚子·与自然对话”展 感受孩子们眼中的塞上山河 2025年07月11日  冯元春

近日,一场充满童真与自然气息的展览,在银川建发现代城悄然启幕,为这个夏天带来别样的清新与感动。“山河稚子·与自然对话”教育艺术成果展,透过孩子们独特的视角,描绘出塞上山河的壮美与灵动,让每一位观者都沉浸在纯真的艺术世界里。

A四层展区充满童真与哲思

纸塑的小恐龙,可爱的马勺脸谱,充满儿童幻想的脸谱泥塑……从一楼的童趣开始,二楼艺术装置光影交换,三楼非遗创新,四楼充满哲思,每一个展区都让人感叹,进入了一个充满童真的有趣世界。

此次展览作为《山河稚子》美育品牌的第三篇章,以“塞上山河终以童真回响世界”为口号,汇聚了银川市兴庆区20余所中小学的课堂创作成果,是兴庆区美育教育的一次集中成果展示。走进商场,一至四层已被精心打造成四大主题艺术展厅,每个展厅都如同一扇通往童趣世界的大门,融合了地域文化基因与儿童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

在一层的“雕琢成趣”展厅,泥土与纸张在孩子们手中幻化为塞上吉祥符号。一个个色彩鲜艳、造型质朴的泥塑作品,或憨态可掬的动物,或富有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无不传递着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一幅幅剪纸作品,以细腻的线条勾勒出塞上大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与童真在这里完美交融。

B光影科技成为创意魔法棒

二层的“雕琢成趣 我有我样”展厅充满科技感与奇幻色彩,光影科技成为孩子们展现创意的魔法棒。在这里,古老的贺兰山岩画与现代数字文明激情碰撞,岩画中的神秘图案在光影变幻中“活”了起来,带领观者穿越时空,感受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创意装置让人眼前一亮,展现出他们对环保与创新的独特思考。

该展厅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天天向上”展区、“物我同春”展区,充满科技感的古老岩画涂鸦区,以及可以在墙上写出孩子心声的互动展区。很多家长看到展厅墙上写的、来自海桑的《写给女儿的诗》,开始带着孩子一起反复阅读。一位家长对记者表示:“当我读到第一句‘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自己的希望’时,感觉到深深的共鸣。”

“天天向上”展区运用光影交互艺术,让人体验感十足。童真、烦恼、甜蜜与愿望,被画成彩色的图画,随着观者打开小手电,灯光聚集在一帧帧画面上,而儿童内心世界也在灯光中交替出现。此时,观众看到的画面其实是自己刻意选择的结果,作品因此被再度重构。

作为该展区的策展人,实验二小教育集团艺术总监杨红霞介绍说,这个展厅之前以不同的形式在当代美术馆、厦门创新年会、鄂尔多斯美术馆展出过,曾运用静默动画片的形式进行过展示,试图以轻松的方式来讨论严肃的话题,表达对当下的思考。

C木板裁出星星 沙粒聚作河流

来到三层“非遗物语”展厅,仿佛步入了传统文化的奇妙殿堂。皮影、青花瓷等非遗元素在孩子们的创作下焕发新生。孩子们亲手绘制的青花瓷瓶,虽笔法稚嫩,却充满灵动之美。他们制作的皮影人偶,造型夸张有趣,色彩明艳动人,伴随着轻轻拉动的丝线,仿佛在讲述着古老又新鲜的故事。

马勺脸谱被重新诠释,画上了专属于孩子的天真。“非遗的第二次童年”,这一主题词生动地诠释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四层的“材质无界”展厅,则是版画与沙画的天地,看到这些,心会一下子变得明媚而开阔。一幅幅版画作品,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独特的纹理质感,讲述着家乡的故事;细腻的沙画,从孩子们的指尖流淌出黄河的波澜壮阔、贺兰山的雄伟险峻。正如学生诗作所写:“木板裁出星星,沙粒聚作河流”,充满诗意与想象。

D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

观赏完这次展览,让人惊艳于孩子们童真童趣的世界,而商场位于不同楼层的展厅又以立体化的呈现,更显精巧与生动。展览立足“学、思、创、展”一体化美育路径,将贺兰山岩画、黄河风貌等地域特色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剪纸、版画等多样创作方式解码文化基因,又以童趣视角唤醒公众对非遗的关注,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传承,同时搭建起社会美育共享平台,传递生态与人文和谐共生理念。

孩子们用纯真的心灵和稚嫩的双手,将塞上山河的美好呈现在观赏者面前。他们的诗歌与艺术作品充满对自然与家乡的热爱,也让塞上湖城的故事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这场展览不仅是孩子们艺术才华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展期将持续至2026年1月31日,您不妨走进这个童真与艺术交织的世界,感受孩子们眼中的塞上山河,聆听他们与自然的对话。

记者 冯元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