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飞廉 山地荒漠中的“生存专家” 2025年07月11日  王敏

在宁夏的干旱山地、荒漠边缘,生长着一种浑身带刺、开着紫花的植物——飞廉。它看似不起眼,却是菊科家族中的“生存专家”,兼具药用、生态和饲用价值。

1铠甲、深根与开花的智慧

飞廉的生存策略堪称植物界的“特种兵”。宁夏林业研究院副研究员朱强介绍说,它的茎干布满锐利的三角形刺齿,像穿了一身铠甲,既能减少水分蒸发,又能防止动物啃食。最神奇的是它的根系——主根能深入地下2米“打井”找水,侧根则像雷达网一样水平扩展,确保在短暂降雨时最大程度吸收水分。这种结构让飞廉能在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干旱区茁壮成长,甚至成为荒漠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

飞廉的花期也充满智慧。它的头状花序从6月到10月分批开放,每朵花仅维持3~5天,但整株花期可持续数月。“这种‘错峰开花’策略既避免极端天气风险,又能持续吸引传粉昆虫。”研究显示,飞廉的花蜜含糖量高达35%,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蜜源植物之一。此外,它的瘦果冠毛呈刺毛状,能轻松附着在动物皮毛或人类衣物上,实现“搭便车”远距离传播。

2它的“药箱”里藏着什么?

飞廉的药用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骨节热,胫重酸疼”。朱强介绍说:“很早人们就有使用飞廉治疗风湿、止血的传统,或捣烂外敷,或晒干煮水饮用。”

飞廉的药用价值还因生长环境而异。朱强指出:“研究表明,生长地带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飞廉,总黄酮含量比低海拔地区高30%。而它的刺中活性物质浓度更高。”在妇科和泌尿系统疾病方面,飞廉也展现了独特价值,其水提取物能调节前列腺素代谢,缓解原发性痛经;另有成分具温和利尿作用,对尿路感染有效。

不过,朱强也提醒,飞廉性平偏凉,《本草经集注》记载它“恶麻黄”(即与麻黄存在配伍禁忌),脾胃虚寒者需慎用。

3飞廉的食用价值

在宁夏农村,飞廉正从杂草变身“经济植物”。朱强分享了一个有趣现象:“西吉县牧民春季采飞廉嫩芽喂羊,可预防牲畜腹泻。实验室证实,嫩叶中的单宁和挥发油确有收敛抗菌作用。”但随着飞廉生长阶段的变化,家畜的喜好也不同:“飞廉幼苗期时,牛羊马驴都爱吃,开花后,它们却只啃花蕾——因为植物会巧妙地用‘化学武器’保护繁殖器官。”

飞廉的食用价值近年来被重新发掘,成为宁夏民间餐桌上一道特色野菜。最经典的吃法是“飞廉拌豆腐”——嫩叶焯水后去除苦味,加胡麻油、蒜末凉拌,入口微苦回甘,带有独特的清香。另一种“飞廉鸡蛋饼”则外酥里嫩,将切碎的嫩叶与鸡蛋、面粉调匀煎制,是当地春季的时令美味。有趣的是,生长在盐碱地的飞廉因积累甜菜碱(一种天然渗透调节物质),因此苦味更淡且带有回甘,反而更受食客欢迎。

记者 王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