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为了985,家长们开始卷“聪明药”了?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成绩,会通过各种方式给孩子购买和服用专注达(主要成分为哌甲酯)、阿德拉(主要成分为右苯丙胺)和莫达非尼等精神药品。这些所谓“聪明药”,长期服用会产生依赖,并损害其神经系统,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最终可能会滑入吸毒深渊。
其实,“聪明药”的滥用现象,早就引发关注。国家禁毒办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就披露,麻精药品和未列管成瘾性物质滥用快速蔓延,滥用人数不断增多,青少年滥用问题突出。这一触目惊心的现实,其实是药物管控失范和教育理念偏差推动下的双重迷失。这类现实情况无疑提醒相关部门,对于精神药品的管控,应该尽快补上薄弱环节,有效压缩其随意流通的空间。也要加强医学常识普及,让更多家长意识到“聪明药”的危害性。
网言网语
网友@天才维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聪明药’,那些年我们吃过的‘高考神药’叫‘生命一号’‘太阳神口服液’‘考力神’,现在看都是‘智商税’。”
网友@磨平二头肌:“‘聪明药’迭代,也可以看出家长们的焦虑,在‘鸡娃’道路上越来越冒进,家长不转变观念,‘聪明药’就可能被源源不断地发明。”
文字由 冯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