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后发现肝功能中有一项提示为白蛋白低,不少人就以为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信号,于是就陷入了恐慌。其实,作为人体内最丰富的蛋白质,白蛋白全称叫血清白蛋白,是常见的生化检查指标,也用于评估营养状况。白蛋白就像一名不知疲倦的快递员,24小时在血管中穿梭,运输脂肪酸、激素等生命物质,还兼职维持血浆渗透压,防止身体水肿;它还化身 “解毒大师”,中和体内毒素,是人体自带的 “净化器”。本期,就让银川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徐娟,为我们揭开白蛋白的神秘面纱。
A
白蛋白:身体里的“多面手”
白蛋白是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主要由肝脏合成,它可以说是身体里的“多面手”,默默为身体运行干着一些“关键活”。
●白蛋白维持着血浆渗透压,为调节血压和血容量起着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白蛋白还能作为载体,运输许多重要的营养物质和药物,就像运输船在河道中行驶一样。
●白蛋白还可以保持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组织液之间的平衡和交流。
●白蛋白具有解毒功能,能与有害的重金属离子结合并排出体外,尤其在环境污染严重时,白蛋白的解毒作用尤为重要。
2
检查血清白蛋白是为了看啥?
“体检时必查的血清白蛋白,看似只是个普通指标,却能帮医生判断检查者的营养状况、肝脏功能、肾脏功能等。”徐娟介绍。
首先,白蛋白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检查者肝脏的合成功能。因为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若肝脏出现问题,如肝炎、肝硬化等,白蛋白的合成可能会减少,通过检查白蛋白水平可以为这些疾病的诊断提供线索支撑。
其次,白蛋白在肝脏中合成后,在肌肉、肠道、肾脏、肝脏中降解,因而白蛋白的变化能反映肾脏的功能状况。
另外,白蛋白检查还可用于筛查营养不良和慢性消耗性疾病。
对于生病的人,血清白蛋白还是个“病情晴雨表”:病情越重,身体消耗越大,白蛋白可能降得越低;治疗后如果白蛋白慢慢回升,说明身体在好转,营养和器官功能在恢复。
3
白蛋白低时,可能是哪些疾病的信号?
如果体检单上的白蛋白低于参考值,可能提示了哪些健康问题?徐娟具体进行了分析。
当肝功能受损时,白蛋白的生成会减少,降低程度与肝炎的严重性相关。通常,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浓度会降低。白蛋白帮助维持血管内的渗透压。其减少会导致血管内渗透压下降,可能引发腹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以及下肢水肿或全身水肿。对于肝脏疾病患者,白蛋白偏低是常见现象。因此,肝病患者需定期检查白蛋白水平,以评估病情并及时治疗,预防肝腹水和肝硬化等并发症。
当人体长期摄入蛋白质不足或患有恶性肿瘤、结核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时,就会导致机体缺乏合成白蛋白的原料,从而使白蛋白水平下降。
健康的肾脏像个精密的筛子,会留住白蛋白;但如果肾脏出现问题(比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白蛋白就会跟着尿液“溜走”,血液里的白蛋白自然就少了。
4
患上低蛋白血症,应如何改善?
许多人认为输注人血白蛋白可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或抵抗力。实际上,人血白蛋白并非为营养补充剂,不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这是因为,人血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15~20天,输入的白蛋白无法迅速发挥营养作用。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每日摄入的优质蛋白达60~80克,才能有效改善低蛋白血症。
动物源蛋白主要来源于禽、畜及鱼类等的肉、蛋、奶。植物源蛋白主要来源于米面类、豆类,但是米面类和豆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同。
徐娟提醒,对于低蛋白血症的人来说,如果忽视热量,只补充蛋白质,并不能促进体内蛋白的合成。所以,低蛋白血症人群应该多吃一些高蛋白质和高热量的食物。
5
稳定白蛋白,做好这几点
保护好肝脏:酒要少喝,尤其是白酒、高度酒,酒精会直接伤肝;发霉的食物(比如长霉的花生、玉米)别吃,里面的黄曲霉毒素是伤肝“黑手”;也别乱吃药,因为很多药物会伤肝。
别盲目减肥:需要减肥的人群,不能完全不吃蛋白质,不然容易“饿”出低蛋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白蛋白异常等问题。
小
百
科
这两种优质蛋白了解下
乳清蛋白被称为“蛋白之王”,是从牛奶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1000克牛奶仅能提取出7克乳清蛋白;乳清蛋白与母乳成分接近,易被人体消化吸收(30分钟即可达到吸收峰值),且富含免疫活性物质;乳清蛋白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是临床治疗饮食中优质蛋白缺乏的最好来源。
大豆蛋白属于植物性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含有氨基酸的种类有近20种,并且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
小贴士
夏天饮食别太素
夏天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人群,别为了减肥过度节食。夏天饮食别太素,要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像鸡蛋、牛奶、鱼虾;主食可以选小米粥、燕麦片,好消化又能快速补充能量。饭前少喝汤,避免胃胀影响血液循环。
另外,别一顿吃太饱,每次吃完饭先坐5~10分钟再站起来,避免突然起身导致血压骤降。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