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午后,在排练室里,张莘桐赤着脚踩在地板上。她抬手拢了拢被汗水浸湿的额发,音乐响起的瞬间,她整个人像被注入了新的灵魂,扭动胯部,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那是拉美舞蹈的旋律,带着慵懒与炽烈,自由与热烈。
张莘桐是名“90后”,喜欢跳拉美舞蹈,尤其擅长跳传统bachata(巴恰塔),三年多来,她一直致力于推广这种舞蹈。她说,这是一个开放度很高的舞种,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让快乐的能量在人们中间流动。“这种舞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嗨,别忘记要快乐。”张莘桐说。
A
舞蹈风格热情奔放
很多人见过张莘桐的舞蹈,也见过她引领别人跳舞的场景,极具感染力。
当吉他弦震颤,欢快的手鼓节奏响起,张莘桐的胯部动起来,不是刻意地扭动,更像水波漫过礁石时的自然起伏,腰肢随之划出柔和的弧线,手臂时而舒展如振翅的蝶,时而收束成含苞的花。她的脚在地板上碾过、点踏,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节奏的缝隙里,却又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松弛,仿佛不是她在跳舞,而是舞蹈借她的身体在呼吸。
说起这种舞蹈,张莘桐介绍说,拉美舞蹈是起源于拉丁美洲地区的一系列舞蹈的统称,风格热情奔放、节奏感强,注重身体的律动和情感的表达,“常见的拉美舞蹈包括 salsa(萨尔萨)、Reggaeton(雷鬼)、rumba(伦巴)、bachata(巴恰塔)等,我现在致力探索和推广的是bachata(巴恰塔)”。
张莘桐说,拉美舞蹈的基调与风格很像,它们大多与当地的音乐紧密结合,舞步设计充满活力,既注重个人的即兴发挥,也强调舞伴之间的配合与互动,是拉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B
给身体找一个舞蹈出口
很多人第一次见张莘桐,都会发出惊叹,她富有韵味的脸庞和黝黑的肤色,都仿佛浸润着拉美文化的血脉,简直天生就是一位拉美舞者。
张莘桐笑称,她并非科班出身,但骨子里对舞蹈充满热爱,直到在宁夏大学上学时,才接触到国标舞,有了跳舞的机会。“那时候,我疯狂着迷国标舞,每周都有内训时间,还和舞伴参加了西北五省区院校杯国标舞大赛,获得了A组第一的好成绩。”谈起那段在学校跳舞的日子,张莘桐特别感慨,因为跳舞,她收获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两位挚友。“从18岁到29岁,我一直沉浸在国标舞的世界。”张莘桐说,她自己知道,由于不是从小开始跳舞,身体的开发度没有完全跟上,但直到现在,她都记得评委老师对他们的评价:表情和笑容都非常具有感染力,舞蹈充满张力。随着年龄增大,张莘桐坦言,国标舞对身体的局限性有点强,“当做不到标准动作时就会很沮丧,也很难在一个放松的场合去表现它,这种舞蹈不是很生活化。”
2016年,偶然一个契机,张莘桐在银川接触到了一个教大家跳 salsa(萨尔萨)舞蹈的机构,舞动起来感觉很放松,她想继续跳下去,于是认真了解这个领域的舞蹈,想给自己的身体找一个适合的舞蹈出口。“没想到,我意外在网上发现了一个网红舞蹈博主,他是第一个在网络上教大家跳拉美舞蹈的人,于是我买了线上课,开始认真自学。”张莘桐说。
C
舞蹈更像
一场流动的对话
“从国标舞到拉美舞蹈的学习与转换,我用了5个月时间。”张莘桐笑言,那时候她乐此不疲,天天练习。“每次跳舞,我都像把自己摊开在太阳底下。”完成一次练习后,她在休息时对记者这样说,额角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滚落,可眼睛却亮得很。
2020年,一直在探索拉美舞蹈的张莘桐坦言,她开始正式接触并学习bachata(巴恰塔),最后确定学习传统bachata(巴恰塔),“传统bachata(巴恰塔)是bachata(巴恰塔)其中的一个分支。我在网上购买了一些国外的大师课,我会去认真学习,但又不失自己的风格。”
在张莘桐看来,传统bachata(巴恰塔)不像某些舞蹈有严苛的程式,它更像一场流动的对话,身体是语言,情绪是语调。你可以肆意舒展,也可以突然收束,它从不规定“应该怎样”,只问你“想要怎样”。张莘桐爱这种自由,爱在旋转时看窗外的光斑在眼前炸开,在与舞伴共舞时,享受用一个细微停顿传递出对方才懂的默契。
她常说,这舞蹈最妙的是“平衡”二字。看似无拘无束的摆动里,藏着肌肉的精准控制;即兴发挥的动作中,暗含着与音乐的深层呼应。就像夏日的风,既有掀起裙摆的狂放,也有拂过发梢的温柔。她在这种平衡里找到了自己:不必刻意紧绷,也不会彻底涣散,每一次摆胯、每一次转身,都是与自我的和解。
D
舞蹈让人充满自信
在银川,会有人专门找张莘桐学习传统bachata(巴恰塔)。张莘桐说,这种舞蹈虽然小众,但确实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这让她明白自己坚持并教授这个舞蹈的意义。
“这种舞蹈会让人的自信从内心生长出来。”她记得,有个学员有段时间状态不好,朋友圈关闭,也很少参与课后的视频拍摄,但学习舞蹈后,变得爱发朋友圈了。“我真的很想谢谢你,给了我很大勇气。”这是那位学员常对张莘桐说的话,而她总对学员说,“要感谢舞蹈,也要感谢你自己。”周末的时候,张莘桐也会参与一些舞蹈公开课,只需要几分钟,教几个简单的脚下步伐,就让很多人感受到了这种舞蹈的魅力。她认为,这个舞种会快速缩短人和人的社交距离,让快乐在彼此间传递。
在国内一线城市,拉美舞蹈非常流行,张莘桐记得,她在北京的一个舞会上,见到一名60多岁的大爷坚持跳他那个年代流行的 salsa(萨尔萨),非常自信。还有一个穿着吊带的、身材微胖的女孩,舞蹈表现力极强,在舞池里投入地自信舞动。张莘桐说,对她来说,教授并跳传统bachata(巴恰塔)的意义,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在舞蹈的节奏里,把日子跳成一首自由又笃定的诗。
记者 冯元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