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雪糕品牌“钟薛高”资不抵债被申请破产。此前钟薛高多家子公司已被申请破产审查,而在更早些时候,“钟薛高”一度因高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个夏天,南方日报记者走访发现,冰品在定价与口味创新上逐步回归理性,平价雪糕重归主流。
“雪糕刺客”去哪了?
所谓“雪糕刺客”,指的是那些外表看似普通,实则价格高得离谱,且在售卖时不明码标价的雪糕产品。过去,一支动辄几十元的雪糕,让消费者在结账时毫无防备,被价格狠狠“刺痛”。2018年,钟薛高以“厄瓜多尔粉钻”雪糕一炮而红,66元一支。刷新消费者对国产雪糕的价格认知。从此“钟薛高”也被网友戏称为“雪糕刺客”。
南方日报记者在走访市场后发现,消费者已经日趋理智,10元以下的雪糕正在重新成为市场的主流。高端雪糕在今夏“刺”不动了。
曾经,在罗森便利店的冰柜里,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冰柜属于钟薛高。如今,钟薛高的身影已经完全消失。冰柜里产品的主要价位在3到10元区间。其中,不少品牌打出了诱人的优惠宣传“认养一头牛8.9元两支”“甄稀11元两杯”“梦龙2支7折”……
从“野蛮生长”到“大浪淘沙”,雪糕市场回归理性。
高端雪糕成“过去时”?
“哈根达斯近期也加入‘9.9元’阵营?”为吸引更多消费者,哈根达斯推出了9.9元咖啡饮品,此举再次引起了市场对哈根达斯的关注。
钟薛高的子公司都被申请破产清算、哈根达斯在中国门店缩了快一半、茅台冰淇淋也基本消失在大众视野,高端雪糕市场似乎进入了“冰点”。
此前,更有市场消息称,哈根达斯母公司通用磨坊准备出售在中国的哈根达斯门店。通用磨坊回应媒体,“对谣传不予置评”。
不过,哈根达斯在中国市场遭遇的压力增大却是事实。据通用磨坊最新财报,截至2025年2月23日的三个月,其高端雪糕业务净销售额1.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42亿美元同比下降约3.2%。为扭转市场,哈根达斯近年来不断调整各类活动,曾经动辄三四十元的单球雪糕,如今通过组合优惠等方式,价格不断下探。
哈根达斯并非孤例。今年3月,联合利华拆分旗下冰淇淋业务,并成立“梦龙冰淇淋公司”。据了解,此次拆分的原因是冰淇淋业务在渠道、利润结构等方面与联合利华其他业务存在差异,独立运营有助于双方实现更高效的发展。财报显示,2023年,联合利华冰淇淋的业绩同比下降6%,2024年再度减少1%。
消费者更注重“质价比”
客观来看,消费分级的大背景下,年轻消费者愈发追求“质价比”,普遍不愿意为“空有高端头衔”的“雪糕刺客”买单。
艾媒咨询最新调研也显示,消费者对雪糕的消费变得保守:2025年,只有6.94%的消费者会购买超过20元的单支雪糕,77.39%消费者更偏向于选择10元以内的产品。2023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9.01%和49.67%。
与哈根达斯的落寞相比,新品类“Gelato”(意式冰淇淋)这两年来突然爆火。尽管动辄三四十元,但不少消费者认为“贵有贵的道理”。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Gelato增速尤为亮眼,以10%的增速突破120亿元市场规模。
野人先生、波比艾斯等本土雪糕品牌,也保持着较高的扩张势头。
由此可见,消费者并非对高端雪糕“不感冒”了,只是现在消费早已不再是为了满足基本物质需求,而是为了享受更好的体验、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因此未来的趋势是拒绝冲动消费和盲目消费。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他长期看好中国冰淇淋市场,认为其正处于高速发展、增长和扩容阶段,常年化销售趋势明显,女性消费群体扩大。他指出,品牌需加快创新升级与迭代的速度和质量,兼顾质价比与性价比,这是市场成功的关键。
朱丹蓬补充,近三年,我国冰淇淋市场的发展,与新生代人口红利、消费思维及行为以及居民收入增长相关,是政策、经济、消费端红利叠加的结果。当前市场价格向12元左右靠拢,超高端市场空间有限,中高端是主要方向,且需解决从网红到长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据《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