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聊斋:兰若寺》能否成为暑期档黑马 2025年07月21日  孙瑞亭

剧情角色

美术风格

视听感受全面突破

经过四年精心打磨,国产动画电影《聊斋:兰若寺》终于在今年暑期档揭开神秘面纱。影片创新性地采用故事集的形式呈现蒲松龄的经典之作,由一条主线《井下故事》和《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五个独立故事组成,共六个篇章。通过对跨越不同时代的复杂情感进行串联讲述,影片在经典诠释、人物塑造、美术风格及视听效果等方面实现多重突破,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精神内核与艺术魅力。

2023年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曾创下18亿元的票房佳绩。如今《聊斋:兰若寺》再战暑期档,不仅承载着让中国古典文化跨越时空与当代观众对话的使命,更被寄予票房厚望。这部作品能否在文化传承与商业成功之间取得双赢,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与期待。

诠释经典 塑造角色

在“新文化”系列首部作品《长安三万里》大获成功后,追光动画频频被影迷“催更”,网友们甚至自发整理出一份涵盖历朝历代经典题材的创作清单,其中就包括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知是追光动画从善如流,还是《聊斋志异》本身蕴含的巨大开发潜力使然,这部承载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志怪小说集最终成为“新文化”系列第二部的创作蓝本。

据主创团队路演时透露,为忠实呈现蒲松龄笔下的奇幻世界,影片创新性地采用与原著相呼应的故事集形式。通过6个独立故事配以6种视觉风格,构建出一个独具魅力的“聊斋宇宙”。这种篇章式结构在国产动画中实属罕见,其创作初衷源于对原著的尊重——既不愿对经典故事进行大幅改编,又考虑到单个短篇难以支撑完整电影叙事,最终萌生了以五个独立篇章呈现的创意。影片以《井下故事》为主线,将五个故事巧妙串联于兰若寺这一时空坐标,通过这座古刹见证的沧海桑田,折射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

在故事选择上,主创团队挑选了《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其中《聂小倩》《画皮》和《崂山道士》是广大观众熟知的,《莲花公主》与《鲁公女》则相对陌生一些,但是对故事主题的升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聂小倩》的故事框架基本遵循原著,背景设定为乱世,从而凸显时代对角色的压力,让主角间的情感碰撞更为极致,比如夜叉等邪恶元素便是乱世的化身,聂小倩与宁采臣的爱情则象征他们与邪恶的对抗。《画皮》以女性视角展开,对婚姻关系进行探讨,对画皮妖的塑造有一定的创新与突破,应该能够得到不少女性观众的共鸣。《崂山道士》则在遵循原著的基础上,加入了较为大胆的想象。原本是成人故事的《莲花公主》则被改编为小朋友的故事,通过体现成长过程呈现真善美的情感内核。整体来看,5个故事给观众以层进之感,所生发的情感浓度也是逐步上升,从朴素诙谐的哲理最终过渡到跨越生死的情感。此外,随着蒲松龄在兰若寺里与两个精怪比拼讲故事的串联叙事方式,让不同时代的故事都在兰若寺一树一井的见证下发生,让观众有一种历经时间转换的沧桑之感。

除了叙事方式有创新与突破外,《聊斋:兰若寺》在角色塑造上也颇费了一番心思,毕竟《聊斋志异》拥有众多极具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想要在大银幕上予以呈现,可不是“照猫画虎”就能解决的。比如《莲花公主》就大胆地进行了全新塑造,充满了童趣,将蜂国公主莲花的外貌设定为娇憨可爱,性格则是率真勇敢,在其头上装饰了毛茸茸的小球,跟蜜蜂毛茸茸的头部构造类似,裙子的造型和纹理也都模仿了蜜蜂翅膀,从远处飞来时,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小蜜蜂。在《崂山道士》中,一个梨贩的头和肚子组合起来就是梨的形状,再加上高耸的发髻与两片像叶子一样的发带,从剪影上看感觉就是一只“梨”在卖梨。对于蒲松龄的设计,主创团队抓住了他擅长讲故事的特点,为他设计了大嘴巴,眼尾上翘,显得自信聪明机敏。

画风新奇 元素丰富

在寻求叙事结构与角色塑造上有突破的同时,《聊斋:兰若寺》在画风上也有比较新奇的尝试,从而将原著中天马行空、变幻莫测的故事呈现在大银幕,给影迷带来缤纷且奇妙的观影感受。

其中,《莲花公主》在场景设计上将现实与梦境进行了融合,构建出一个以花卉和昆虫为主角的梦幻世界,将植物与唐代建筑结合的创意相当新奇,从而打造出了与角色相匹配的卡通风格建筑。故事中,梦境世界里尽是巨大的花卉和蜂蜜瀑布,蜜蜂女王的宫殿显然是参考了福建土楼的结构。《画皮》则参考了宋画,营造出了古典凄美的韵味与平面绘画的装饰美感,特别是从古画中提取的古树等元素,营造出了浓郁的古代韵味。比较新奇的是采用毛毡风格的《崂山道士》,因为毛毡具有较强的黏滞性,角色在穿墙时会留下很多毛发,并产生黏滞的拉扯,看上去颇为新奇且有质感。此外,在角色设计上,古代线描和仕女图等元素运用也让角色极具古典韵味,再加上角色的表演大量借鉴了戏曲元素,很有韵味与质感。

《聊斋:兰若寺》从《崂山道士》讲起,到《莲花公主》诠释童真的美好,再到《聂小倩》演绎乱世人鬼情,再到《画皮》再现剪不断理还乱的夫妻情,最后由《鲁公女》生动诠释一诺千金的生死情,如何将这些经典IP在遵循原著的精髓和内涵的基础上,再结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去创作是影片的一大看点。因此,我们看到《聂小倩》的故事背景被架设到了民国时期,让倩女幽魂的旋律撞上乱世烽烟,青灯古寺变成了旧上海的斑驳巷弄,既有古典空灵,又添了几分时代的苍凉,其中新奇的画风与丰富的元素着实加分不少。

其实,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的开篇之作《长安三万里》也给《聊斋:兰若寺》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它的成功也为后续作品的开发提供了经验,特别是让中国古典文化穿越时空与当下的观众对话、交互的体验感。如今,作为电影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年轻观众有着天然的文化自信,对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和历史人物充满兴趣,将文化宝藏以打动人心的形式呈现出来,必然能够吸引他们走进影院。2023年暑期档,《长安三万里》创下了18亿元的票房纪录,在影迷中引发了较大的共鸣,正是因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跨越时空的力量。

今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异常火爆,让不少不看动画电影的观众走进了影院,从而打破了人们对国产动画的固有认知。其实,无论是早些时候的《大圣归来》《青蛇》,还是后来的《长安三万里》《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及如今的《聊斋:兰若寺》,这些影片所取得的成功足以说明:国产动画电影在叙事、视觉效果以及文化内涵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这种现象级的突破也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高了观众对动画电影的期待值。显然,国产动画电影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特别是衍生业务和IP价值都值得进一步去挖掘,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呈现。

“超英电影” 带来启示

暑期档是“兵家必争之地”,《聊斋:兰若寺》想要成为黑马,对手着实不少,其中超级英雄电影就是较为强劲的对手,但其也给我们的电影创作者带来了启示。由DC影业出品的《超人》杀入今年暑期档,作为DC重启宇宙的开篇之作,《超人》选择的导演是詹姆斯·古恩。只听名字可能有不少人并不熟悉,但其执导的三部《银河护卫队》却是叫好又叫座,也为其赢得了不少中国粉丝。

在中国进行宣传时,詹姆斯·古恩“大套近乎”,称“就像是回家一样亲切”,因为他一直非常喜欢中国的功夫电影,比如周星驰执导的《功夫》,杜琪峰执导的《东方三侠》和李连杰主演的《方世玉》等影片。其表示,中国功夫电影有非常自由的想象力,对他的创作很有启发,甚至说“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中国的功夫动作电影,就没有我之前拍摄的《银河护卫队》和现在的《超人》。”的确,新版《超人》带有鲜明的詹姆斯·古恩电影的个性,片中的超人少了以往的古板保守,多了幽默开朗。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表面上这是一个超级英雄的故事,但归根结底,是关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其实,在这方面就能够带给我们的电影创作者些许思考,即我们既期待看到超人的超能力,也希望他拥有一种独特而特别的人性。就像我们的一些经典故事中的人物或者角色,不是扁平化的,而是立体化的,只不过因为一些固有认识让其形象固化了而已。因此,在重新诠释经典、塑造角色的时候,既要立足于原著,也应融入了自身的理解,与当下的观众对话、交互,这样故事与角色才有说服力和个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些形象也一度沉寂,欧美的“超英电影”也一样,特别是近几年不再像之前那样受观众的狂热喜欢,根本原因还在于这类电影过于依赖视觉奇观,而忽略了真实的人性故事、真挚的情感和共情力,一旦走出这样的窠臼,仍然能够吸引不少观众,比如近年来比较成功的《银河护卫队》《蜘蛛侠:平行宇宙》等等。如詹姆斯·古恩所说的那样,我们需要关于“人”的电影,关于人类的故事,即便是超人其实最终也想成为普通人,想去爱、被爱,想拥有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黑神话:悟空》的强势出圈,不仅重构了国内外玩家对中国神话的认知,更凭借虚拟场景与现实地标的强呼应,其实这就是让中国古典文化穿越时空与当下的观众对话、交互,在电影领域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回到《聊斋:兰若寺》我们会发现,《聂小倩》与《画皮》此前已经被拍过很多次,前者有“倩女幽魂”的经典IP,后者也不乏高质量作品,几乎已经刻进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但是只要不是简单地复刻经典,而是结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去创作,通过创新叙事、丰满角色、提升视听等方式,是能够展现东方浪漫符号和探讨复杂人性的。

目前,追光动画还在计划制作《三国第一部:争洛阳》《水浒1:风雪山神庙》等国产动画电影,我们期待这些传统文化会在当代创作中焕发光彩。

记者 孙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