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涉事矿厂已停产 内蒙古成立调查组提级调查 6名大学生溺亡事故细节披露 2025年07月26日  综合新华社、央视、《南方都市报》

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6人已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目前,属地党委政府、东北大学、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开展善后处置工作。针对6名大学生遇难事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政府正在履行程序,将成立调查组,提级调查,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已停产。

中金黄金

深表歉意,涉事矿厂已经停产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是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矿探、采、选和矿产资源投资等业务,重点开发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项目(简称乌山项目)。

7月24日,中金黄金发布情况说明公告称,事件发生后,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前往现场组织处理,及时按相关程序上报当地政府各相关部门。目前各项处置工作正有序进行。

公司将充分关注事件进展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续相关情况请关注公司在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上发布的信息。

公司对事件不幸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并对此产生的社会影响深表歉意。

据了解,目前事发地已经停工停产,现场拉上了警戒线,并竖起禁止入内的牌子。

溺亡者同学

去过矿厂,坠入浮选槽难动弹

有东北大学学生告诉记者,遇难学生系该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大三学生,“浮选槽里面是矿浆,人掉进去动不了”。

一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生告诉记者,遇难者是“大三本科生”,是其直系学弟。类似实习“大二大三大四会组织四次”。受访学生表示,其曾去过事发选矿厂,“平时除了检修设备,没有员工在机器旁边”,其回忆实习时“浮选区员工平时也就二三十人,实习参观的时候学生加老师会比浮选车间员工多”。其还提到,如果是7个人站在(格栅)板上,可能板子会受不住”。

该学生还表示,浮选槽的垂直高度有十几米,里面是矿浆,“类似于泥石流,人掉进去动不了”。学生还称,受伤老师是其大创带队老师,“刚工作两年,对学生很好”。

殡仪馆回应

遗体和平时一样,会清理干净

7月24日,记者以学生身份询问满洲里市某殡仪馆,对方表示,遗体7月23日下午被送来,目前还不能吊唁。遗体和平时一样,不像网络上说的可能会被损坏。他们会清理得干干净净。

满洲里市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6名东北大学学生遗体已停放于圣天池殡葬服务中心,“目前还没有火化,需要等家属处理完善后事宜”。

进展

6名学生所涉实习系必修课程

24日,呼伦贝尔市7·23事故应急指挥部称,浮选生产实习是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培养方案规定为2个学分,课程的性质为必修,在暑期组织实施。

东北大学于2023年与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先后于2024年3月、2025年3月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到此次事故矿进行了毕业实习。此次学校组织的是矿物加工工程2022级本科生,生产实习的时间是两周,其中现场实习为一周,参加现场学习的学生共51人,教师4人。

浮选车间主任李春爽称,浮选槽温度在三四十摄氏度,不存在强酸、强碱和高温的状况。坠落的地点格栅板为钢制结构,尺寸在1×2.6米左右,距离浮选液面的高度大约是2米。

事故发生之后,呼伦贝尔市成立应急指挥部,联合东北大学、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设立8个工作组,全力开展救援及善后处置工作。

东北大学抽调了骨干人员组成6个善后安抚工作小组,6个工作小组和学校选派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正赶往现场,目前已经点对点通知学生家长,明确了6名家长的行程安排。

焦点

浮选槽是什么?有何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浮选槽是浮选设备中用来实现浮选过程的槽体容器。

铜钼矿浮选槽是一种用于铜钼矿浮选分离的关键设备,通过泡沫浮选法将有用矿物与废石分离。

业内人士称,浮选槽中的矿浆是由磨碎的矿石、水和浮选药剂混合而成,其密度比水大,人掉进去会往下沉,难以露头。矿浆水含有悬浮物、化学药剂和重金属离子,具有腐蚀性和高温风险。人掉进浮选槽里很难游出来,基本没有生还的希望。

记者梳理发现,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曾多次发文介绍浮选槽情况。其称,选矿作业中,矿浆通过旋流器至浮选第一道工序,是有用矿物与无用矿物的剥离。

文章称,槽底闷热,有厚厚的泥沙,光线不明。作业人员进入浮选槽内,使用铁锹、水管、水桶等工具清理底部沉积泥沙,确保能够直观地检查耐磨陶瓷层磨损情况。

调查

曾更换浮选车间格栅板

7月24日,记者查询获悉,11日,内蒙古矿业曾召开上半年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要求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常态化监督监管。“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公众号还发文称,选矿部浮选车间定期组织开展车间内部自检自查和安全培训。

“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公众号2月25日曾发文称,“内蒙古矿业选矿部浮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操作规范……该车间定期组织开展车间内部自检自查和安全培训……此外,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栅板更换等众多改善作业环境技改项目,消除现场安全隐患。”2024年,选矿部曾“持续疏通浮选流程提高选矿技术指标,对浮选各作业设备进行全面排查与维修……”。浮选车间这一年“安全环保事故为零、职业健康事故为零、安全生产事故为零,实现了‘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2021年,呼伦贝尔市应急管理局对中金内蒙古矿业实施检查,发现隐患27条。

而在2024年,中金内蒙古矿业还因未批先建,企业和主管负责人共被罚款51.8万元。

人物

追忆工厂溺亡大学生:

村里第一个985高校的,家中经济压力大

“他是村里第一个985高校大学生。”7月24日,东北大学遇难学生小刘的好友林芳(化名)告诉记者,他家里经济状况一般,大学申请了贷款,还有个弟弟马上读高三,每逢寒暑假小刘都会去当家教补贴家里。

“他不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是第一个985高校大学生。”林芳告诉记者,网上的消息有些偏差。小刘出生在重庆市巫溪县一个村子,家里经济状况一般,“之前妈妈在县城租房子带他上高中”。

“农村要干农活,他从小学到高中,只要是寒暑假,都会回家帮外公外婆干农活、做饭。”林芳回忆,好友平时也玩游戏,但从小成绩就很好,“小学是班上第一,初中也在很好的班,后来在重点高中就读,直到考上东北大学”。

林芳说,好友的弟弟马上读高三,家里经济压力大,“他上大学申请了贷款,每逢寒暑假都会去当家教补贴家里”。她向记者出示了今年1月和小刘的聊天记录,他的头像是周星驰年轻时的侧脸。林芳问他“你怎么还不回来”,小刘回复“在外面搞家教,不然早回来了”。林芳透露,“他外婆还夸他,现在不用给生活费了。”

在林芳的印象中,小刘1.8米左右的个子,身材偏瘦,活泼幽默,还没有女友的他,经常开玩笑让朋友给他介绍对象,“每次过年回家,都会让我们给他介绍女朋友”。好友溺亡的消息传来时,林芳不敢相信,“很突然!”据其所知,小刘的妈妈和弟弟、村干部已经一同前往内蒙古处理后续事宜。

林芳告诉记者,两人的共同好友得知此事后,彻夜难眠,对方告诉林芳,“他可以保研的,还跟我说,他觉得(矿物加工工程)这个专业挺好的。”

林芳记得,最近一次和小刘见面时,孝顺的他帮外公把礼钱簿做成电子文档,“外公找人名时就不用一页一页翻纸了”。

链接

事件发生时间线

●7月21日,55名师生乘坐火车抵达厂区,当天下午企业对师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

●7月22日~23日,师生在企业工作人员带领下在厂区参观学习。

●23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师生在参观浮选车间时发生了坠落事故。在听到学生呼喊有人掉落浮选槽后,现场工作人员立即按下浮选机急停开关,并用对讲机呼叫工友前来救援,通知中控室停车,同时疏散师生撤离到安全位置。在此期间,工作人员还发现了坠落半空的老师,第一时间实施了救援。

●10时58分,公司矿山应急小队抵达现场。

●12时01分,第一名人员被救出;

●12时40分,最后一名人员被救出。坠落人员被救出后立即送往医院抢救,经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据了解,6名遇难大学生年龄在20~22周岁。

声音

殒命浮选槽暴露多少致命隐患

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后被“确认已溺亡”,一名老师受伤。据媒体报道,针对此次事故,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成立调查组,提级调查。

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抽查检查结果中曾有被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发现隐患9条、18条等内容。排查归排查,排查、监管发现的问题并不必然与引发此番事故的原因挂钩。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25日,内蒙古矿业官方微信公众号曾称顺利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栅板更换。起码对于个案调查而言,有必要查清楚彼时更换的格栅板是否就是此番导致事发的格栅板,更换的原因又为何。进一步的疑问还有,如果是更换不久的格栅板出了问题,其本身的承重究竟如何,而实习师生登台是否超过承重。倘若超重,又会否涉及实习参观安排细节存在安全防护不严的问题,如果参观人员体重在格栅板承重范围,那么涉事格栅板的质量也有必要进行检测核查。事故发生前,现场是否有工作人员就此提出过疑问并进行干预,这些都是需要查清的。

事故的复盘必须按图索骥,问题的调查就得细之又细。这不是针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找茬挑刺,而是常态化安全排查过程中“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尽责任、会防范、有准备”必需的程序。既然事发的浮选车间“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并且已经连续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其对生产环境与设备的安全排查也要经得起深究与复盘,这也是对企业后续生产安全的最牢靠保障。

这是一起惨痛的事故。6名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在一次被要求“全员参与,与毕业要求挂钩”的实习中遇难,其所应得的不该只是流程化的“善后处置”,还必须有对事故原因的深入彻查。这是对逝者的责任,也是对良心的抚慰。

综合新华社、央视、《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