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饮料市场迎来消费旺季。近日,记者走访银川市多家超市发现,以往占据主流的碳酸饮料、含糖果汁等逐渐“让出C位”,以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山楂陈皮水为代表的瓶装中式“养生水”以及无糖茶饮强势崛起,成为货架上的“流量担当”。不少网友调侃,“当代打工人,熬最晚的夜,喝最补的水”。
A 中式养生茶饮 走俏夏日市场
在新百超市宝湖花园店的饮料区,各式瓶装中式茶饮被摆放在显眼位置,不少消费者正在货架前挑选。记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的中式养生水品牌中,红豆薏米类和红枣枸杞类成为主流产品,主要品牌包括元气森林“好自在”、菓子熟了“有气草本”等,产品价格多在4到6元之间,包装上的工艺介绍包括恒温泡煮、萃取、慢熬等。
“夏天喝碳酸饮料太齁了,这款山楂陈皮水酸甜清爽,感觉喝着更健康。”正在选购的年轻市民李玲茹说。她表示每月都会购买五六瓶不同口味的中式养生茶饮,既方便又健康。据超市销售人员介绍,入夏以来这类中式养生茶饮销量同比增长显著,其中20岁至40岁的消费者占大多数。
在一款红豆薏米水的外包装上,记者看到上面标明采用东北优质红豆、云贵优质薏米等原材料。配料表中仅有水、红小豆、薏米、赤藓糖醇、碳酸氢钠等成分,通过传统熬煮工艺既还原家常口感又保留营养成分。消费者王欢表示,她每天饮用红豆薏米水,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可以祛湿,这类饮品既健康又方便。
记者走访发现,纯茶类饮品占据了超市饮料货架的多数空间,农夫山泉、娃哈哈、三得利等多个品牌的产品价格多在4到6元区间。“纯茶类饮料在夏季特别畅销,东方树叶和三得利的茶饮都很受欢迎。”超市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健康意识提升,纯茶饮料销量持续增长。
这种消费趋势反映了中青年群体健康观念的转变。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韩越表示,他现在用茶饮料替代了速溶咖啡。“纯茶清爽解腻,热量低,是夏季最佳选择。”作为资深爱好者,他欣喜地看到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茶饮新品。
B 健康需求驱动市场 需理性看待功效
养生水及纯茶饮料产品为何能持续“高光”?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教授吴晓芹分析认为,这主要源于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当代年轻人的饮料消费需求已从“口感优先”转向“健康至上”,低糖、零添加、富含天然食材的饮品更受青睐。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年轻人既难以改变生活方式,又渴望保持健康,瓶装养生水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既具备即时饮用的便捷性,又通过药食同源的概念,为日常饮食增添了一层健康滤镜。同时,年轻消费群体对新奇产品的追求也促使饮料生产商不断推出兼具健康属性和特色风味的新品。
从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吴晓芹认为关键在于能否持续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口味的双重需求,“如果企业能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营销模式上不断创新,这个市场将保持长期活力;反之,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养生水”,不少市民疑惑:这些产品与中药茶饮有何区别?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路宁解释,二者存在本质差异。健康茶饮属于食品范畴,采用药食同源,食材如红豆、薏米等,主要作用是调节口感和补充水分,其养生功效较为温和,需长期饮用才可能见效。而中药茶饮属于药用范畴,含有特定功效的中药材,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饮用。
路宁举例说明:“超市售卖的金银花露属于健康茶饮,主要起清凉解暑作用;但若是以金银花为主配以其它药材的中药茶饮,则可能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等特定病症。”他特别提醒,对于瓶装茶饮标榜的“清热解毒”等功效,消费者应理性看待,不可将其等同于药物治疗。
C 科学选择有讲究 按需饮用是关键
面对市场上热销的中式养生水和茶饮料,消费者该如何科学选择?路宁给出了专业建议。首先要仔细查看产品配料表,优先选择配料简单、添加剂少的产品,避免含有人工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成分。比如优质的陈皮水应该以水和陈皮为主要原料,而不是添加了大量糖分和调味剂的混合饮品。其次要重点关注营养成分表,控制糖分摄入,部分“养生水”为了改善口感会添加过量蔗糖,长期饮用可能导致热量超标,建议选择低糖或无糖版本,这对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尤为重要。
选择时还要结合自身体质特点。比如红豆薏米水适合湿气重的人群,但由于薏米性凉,脾胃虚寒者应该少喝;人参类饮品补气效果较强,容易上火体质的人需要谨慎尝试。如果有基础疾病,饮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意见。“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合的茶饮也不一样,切忌盲目跟风。”路宁特别强调。此外,还要合理控制饮用量,虽然养生水具有一定补益作用,但需要辨证选用,不能替代日常饮水,过量饮用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
业内人士指出,中式茶饮的流行反映了现代人健康理念的提升,但理性消费才是守护健康的关键。在这个夏天,只有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饮品,才能获得健康与舒适的双重享受。消费者不妨多花些时间了解自身需求和产品特性,让养生饮品发挥应有的作用。
记者 吴春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