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暑假教育支出价格不菲,专家建议—— 兴趣班别多报 要给孩子“留白”时光 2025年08月03日  李姝

暑假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光,却也是一些家长最头疼的时期——家长要上班、长辈年纪大,孩子无人看管,一不小心就彻底“放羊”了。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暑假也能过上规律、充实的生活,选择报多门兴趣班,一个暑假就要花费上万元。有专家提醒,兴趣班的选择要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别多报、别盲目。

A暑假还没过完 已经花了两万多元

“暑假还没过完,已经花了两万多元了。其中写字、编程、舞蹈都是按年报的班,暑假集训,可能总共花了六七千元吧。”家长王兰兰说,不仅如此,孩子今年秋季升四年级,期末数学考得不理想,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前几天她还给孩子购买了一台价值4299元的学习机,想让孩子利用学习机自学下学期的英语和数学。

旅游也是暑假不少家庭坚持的“隐形教育”,王兰兰带两个孩子出去旅游了6天,来回机票、酒店住宿、购物等等,花费大约一万多元。“孩子既要认真上课,查漏补缺,也要出去撒撒欢儿,尽情放松,就是有点费钱费妈。”她笑着说。

家长杨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女儿一直在上画画、舞蹈、口才、英语兴趣班,儿子报了武术、篮球、架子鼓、英语,每年俩孩子仅兴趣班花费就需要三四万元。在家专职带孩子的她,每天来回接送两个孩子,奔走在各个兴趣班之间,也非常辛苦。不过她认为,只要是在家庭经济能力许可的范围内,适当“鸡娃”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月,她还计划带两个孩子去云南旅游,杨晶认为,暑假教育支出确实占家庭支出的大头,但孩子的教育如果缺失是无法弥补的,只能咬牙投入了。

B“佛系”家长“砍一刀” 把时间留给娃

李女士的儿子刚上小学时并没有报课外的练字班,结果发现班里同学的作业字迹非常漂亮,看着儿子潦草的大字,李女士压力倍增,果断给儿子报了一个写字班,学期内每周末上一节课。但是她发现,暑假集训效果非常好。“学期内进步比较慢,去年暑假我们上了一个月集训课,儿子字的笔画、结构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今年暑假继续上一个月。”李女士说。她还给儿子报了英语班、吉他班,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学一点技能,她也就不用天天在家跟娃“斗智斗勇”了。

儿子刚上小学时,家长张敏也给儿子报了不少兴趣班,钢琴、写字、美术、英语、乒乓球,但随着儿子升到小学高年级,同时她又生了二胎,家庭开支增大,今年暑假,张敏只让孩子上了写字班,另外报了游泳班,其他班都停了。走过焦虑、迷茫阶段,张敏如今很淡定:“现在孩子有更多时间去阅读,也挺好的。”

C瞄上公益兴趣班 家长直呼“巨划算”

“我女儿声乐有一定基础了,没有上之前音都找不准,现在音很准,唱歌不跑调,我觉得非常有用。”家长乔馨高兴地说。她女儿开学上四年级,以前非常喜欢唱歌,但是老跑调,所以趁着暑假,乔馨给孩子报了银川市青少年宫金凤宫的声乐班,进行专业训练,没想到仅仅花了330元上了8天16课时的课,就有如此好的效果,乔馨打心底里高兴。

除了声乐,乔馨此前还给女儿报了这里的舞蹈班,相比之前舞蹈班4400元一年的费用,乔馨觉得这种公益性质的培训班对普通家长来说太友好了。“巨划算!而且老师们都非常负责,终于摆脱了‘太贵了养不起’模式。”她打算开学后继续报青少年宫的声乐和舞蹈班,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闪闪发光。

由于夫妻都是上班族,没有老人帮忙照看孩子,每年暑假,市民陈佳都选择将儿子安排到家门口的小饭桌托管,她认为比报班轻松多了。“不用像报两三个兴趣班那样,要一趟一趟接送,小饭桌早晨送去,晚上接回,不仅一日三餐有着落,而且老师还能把暑假作业盯着写了,一举多得。”陈佳说。

D老师建议 暑期兴趣班最多报2门

北师大银川学校小学部党支部书记孙秀梅认为,暑假对小学生而言,是从课堂节奏中抽离、舒展天性的重要时光。课外班的选择要贴合孩子的成长规律,既能培养兴趣,又能让假期更有质量。

孙秀梅建议,小学低年级应以“兴趣启蒙+身心舒展”为主。这个阶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世界充满好奇但耐心有限,课外班应侧重“打开视野”而非“技能深耕”。可以选“动静结合”的两类:一类是“感知美”的启蒙(如儿童画、尤克里里,不要求考级,重在让孩子感受色彩或旋律的快乐);另一类是“强体质”的运动(如游泳、乒乓球,在跑跳中培养规则意识,也能释放精力)。“建议最多固定2门,剩下的时间留给孩子疯跑、拼乐高、读绘本——这些自主时间对于培养专注力和创造力来说很关键。”孙秀梅说。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孙秀梅建议以“自主选择+适度深耕”为主。高年级孩子已有一定的自主判断能力,课外班可以结合他们的意愿,适当加入“需要坚持的小目标”,但仍需给假期留足“喘息空间”。若孩子有明确兴趣,可选1至2门“进阶类”:比如喜欢写作,可选创意作文课;喜欢科学,可尝试趣味实验课。若暂时没有明确方向,也可以选“实用技能+兴趣拓展”组合,比如基础编程小游戏+羽毛球,前者练逻辑,后者强体质。同样,她建议数量不超过2门,让孩子有时间读课外书,帮家里做家务,甚至单纯“发呆想事情”。这些“留白”时光,反而能让孩子更清楚自己喜欢什么。

孙秀梅认为,暑假的价值,从来不是用课外兴趣班填满每分每秒,而是让孩子在有选择的忙碌和无目的的放松中找到平衡。如果报班是为了怕孩子落后而跟风,反而会让假期变成“第三学期”。“要给孩子留足时间感受夏天的快乐——比如追一场晚霞、跟小伙伴踢一场球、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教育的意义是让孩子在成长中既有收获,也有快乐。”孙秀梅说。

记者 李姝